home
search
說卦傳 » 第一章
【內容】

說卦(1)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于神明而生著,(2)參天兩地而倚數,(3)觀變于陰陽而立卦,(4)發揮于剛柔而生爻,(5)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6)

【註】

  1. 案馬王堆出土帛書《繫辭》雜有今本《說卦》前三章,《隋書﹒經藉志》載:「及秦焚書,…唯失《說卦》三篇。」可以斷定《說卦》在流傳過程中有錯簡、誤論現象。因材料的限制,無法證實錯訛的具體情形,故此還按傳統對《說卦》章節划分注澤。
  2. 幽:隱,深。讚:又作「讚」,其義訓為「助」、「求」。幽贊,即深深祈求。神明:本指天神地明。庄子曰:「天尊地卑,神明之位。」(《庄子﹒天道》)荀爽:「神者在天,明者在地。」(李氏《周易集解》)此指天地變化神妙莫測。生蓍:創立揲蓍之法。
  3. 參天兩地:先儒眾說紛紜,茲列几說如下:(一)天地之數相合,天得三合(一、三、五),地得兩合(二、四)。(二)分天象為三才,以地兩之,立六畫數。(三)天地之數為十,以天三乘之為三十,以地二乘之為二十。其數積之和正為大衍之數五十。(四)天圓地方,圓是用一圍成三,方是用一圍成四,三為三個奇數,四是兩個偶數,故三天兩地。(五)三天兩地即為古代奇偶。(六)參天者,謂從三始,順數而至五、七、九;兩地者,謂從二起,逆數而至十、八、六。以八卦相配,天三配艮,天五配坎,天七配震,天九配乾,此從三順配陽四卦;以地二配兌,以地十配離,以地八配巽,以地六配坤,此從兩逆配陰四卦。取八卦配天地之數總五十而為大衍,天一地四無卦可配,故虛而不用等等。綜觀先儒諸說,多為臆測之辭,似未得實。案「參天兩地」之確義,筆者以為在《說卦》中已作明確解釋。《說卦》云:「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于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于陰陽而立卦,發揮于剛柔而生爻,…。」又說:「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兩段文字,皆以「昔者聖人之作《易》也」起始,但一述神明之「數」,一述性命之「理」,而「數」、「理」一致,故這兩段文字是互應互補的。對比這兩段文字,可看到其前一段「參天兩地而倚數」與後一段「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是前後互應的,先儒之誤在全以奇數釋「天」,而不知其「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皆以偶數釋「地」,而不知其「立地之道曰柔與剛」。這種天道中即有陽又有陰,地道中即有柔又有剛的思想,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天道「曰陰與陽」,顯然只有「三」,因「一」為天數象陽,「二」為地數法陰。但「一」雖為天數象陽但無法包含地數「二」,以體現天道之「曰陰與陽」,惟有天數「三」,才既含天數「一」,又含地數「二」體現出天道的陰與陽。此即「參天」倚數的根本所在。同樣,在地形成,「二」為地數法陰,但地數「二」中已包含天數「一」。故地道之「柔與剛」在「兩地」中包含。總之,參,即三。兩,即二。參與兩,乃指天地之數中各能包含陰與陽的最小生數。
  4. 變:變化。此言筮法,指數之變化,即分二、挂一、揲四,歸奇于扐蓍策變化。《繫辭》有「十有八變」之變即是此意。陰陽:指老陰、才,少陰,少陽。
  5. 發:動。揮:變。剛柔:指剛畫柔畫。生爻:剛變生柔,柔變生剛,九六相變。
  6. 道:天道。德:得。所得以生謂德。道德猶言自然規律。理,條理。義:制事之宜。窮理盡性:研究物理窮盡物性。命:天命。

【今譯】

昔日聖人作《周易》時,深深祈求神明而創製蓍法。是以天數三與地數兩為依據而確立陰陽剛柔之數,觀察陰陽的變化而確實卦畫,變動剛柔之畫而產生了爻。和順于(自然)道德,而調理事物得其宜。窮研物理而盡物性,以至於通曉天命。

上一節 第十二章
第二章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