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內容】

血陰物,類地之水泉,性本靜,行其勢也。行為陽,是陰中之陽,乃坎中有火之象,陰外陽,內故行也。純陰,故不行也,不行則凝,凝則經絡不通,經曰:「足陽明胃之脈,常多血多氣」,又曰:「足陽明胃之脈,常生氣生血,手太陽小腸之脈,斜絡於目眥,足太陽膀胱之脈起於目內眥,二經皆多血少氣,血病不行,血多易凝。」靈蘭祕典論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五味淫則傷胃,胃傷血病,是為五味之邪,從本生也。又曰:「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遇寒則阻其化,又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遇風則散其藏,一阻一散,血亦病焉,是為風寒之邪,從末生也。

凡是邪勝,血病不行,不行漸滯,滯則易凝,凝則病始外見,以其斜絡目眥耶,以其起於目內眥耶,故病環目青黤,如被物傷狀,重者白睛亦黤,輕者或成斑點,然不痛不癢,無淚眵眊矂羞澀之證,是曰血為邪勝,凝而不行之病。

此病初起之時,大抵與傷風證相似,一二日則顯此病也,川芎行經散主之,消凝大丸子主之。睛痛者,更以當歸養榮湯主之,如此則凝散蔕行,邪消病除,血復如故,寧有不愈也耶?

上一節 加減地黃丸
川芎行經散 下一節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