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是指人體陰陽雙方力量對比處於協調和穩定的狀態。由於陰陽恆動,互相消長,此進彼退,因此,陰陽之間的平衡只能是一種動態平衡。處於動態平衡狀態的,就叫做"陰平陽秘"。但人體是由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多種系統組成,亦即是由許多"小整體"構成的一個"大整體",在正常情況下,每個"小整體",如一藏一腑或一條經絡,其本身的陰陽是平衡的,但臟腑之間,藏與藏、經絡與經絡之間,即這些"小整體"之間,其陰陽量則有多有少,有主有次的差別。有的陽多,有的陰多,有的以陽為主,有的以陰為主,其間又構成了陰陽的聯係關係。例如,《素問‧金匱真言論》云:"背為陽,陰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人體各臟腑的陰陽雖有多少、主次的差異,但它們通過升降出入運動,互相消長、互相制約,保持著總體上的動態平衡。這就是人體自我協調的本能。不過,人體這種自我協調是有一定限度的,各種內外因素如超越了限度,就會破壞人體陰陽的平衡與穩定,而發生偏藏偏衰,這便是疾病。但是,在保持人體動態平衡中,陰陽雙方誰是起主導作用的呢?《素問‧生氣通天論》明確指出:"陰陽之要,陽秘乃固",說明陽氣的固密乃是保持人體動態平衡的關鍵。又如"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也是說明這一道理。人體功能屬陽,而形質屬陰,許多疾病都是先超於功能紊亂,即陰的太過不及,進一步才導致形質損傷,即陰的失調。所以"陰平陽秘",必須先要"陽秘","陽秘"才能"陰平"。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