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五行,就是指水、火、木、金、土五类物质,互姓作用,互相联系,运行不息的意思。

最早提到五行的是《尚书‧大传》,谓:"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共生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这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对物质世界的朴素认识,"认为这五种物质是构成自然界的要素,也是人类赖以生活、生存的基本物质。《尚书‧洪范》进一步对这五类物质的特性作了描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日从革,上爰稼稽。"并与五味联系起来,谓:"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淌作甘。"这是对自然界一切相关事物按五行归属的开端。不过这时候说的水火木金上都是指的实物,不是抽象的东西,而且没有提到"生克乘侮"的问题。五行生克之说,在《素问‧宝命全角论》里已讲得比较明确了,谓:"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上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所谓"万物尽然",表明五行已曲五类具休的事物逐渐抽象为自然界万事万物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概念了。五行生克说补充了阴阳学说的不足,阴阳言其然,五行生克则言其所以然。分则五行,合则阴阳。此即《类经图翼‧五行统论》所谓:"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的意思。

中医学的五行主要是以五脏为基础,同时按物性类把机体内外诸多事物、状态进行类属和归纳,如下表所示:

小肠
长夏湿
西大肠皮毛
膀胱

人体五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五行生克的关系。《四圣心源‧I五行生克》云:"相克者,制其太过也。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上不过湿;金气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水性降润,渗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也。"可见五行间的相克作用,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主要是抑其太过,以维持正常。五行间的相生关系,则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所谓"失",主要是助其不足,以维持常态。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以及"克我"和"我克"的关系。至于五行之间所以相生相克的机理,《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就是说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盛衰盈虚的结果。《四圣心源‧五行生克》云:"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说明这种相生相克作用的实现都是通过气化作用进行的。

五行相生相克,是说明人体内藏间生理关系的概念,而五行"相乘相侮"则是解释人体内藏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病理概念。相侮就是反克,相乘就是相克太过。例如,火气亢盛,若水不能对火加以正常克制,则火气太过而乘金,乘金就不是正常的相克,而是病理的损害了。此时,弱势的水不仅不能正常克火,反而被太过的火气煎熬,这种火反克水(反克)的现象即是相侮。反之,火气不足,则水来乘火,金反侮火(反克)。由此可见,疾病时相乘反侮一般总是同时出现的。至于五行的胜与不胜,则是说明病理状态下的相互影响关系和疾病预后转归的规律。《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出:"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这是用五行生克的道理推知五脏病在一年中、一月中、一日中,所得的轻重死愈的规律,因为五脏、四时均与五行联系。所叫:"以性相加",即以强凌弱,如风胜则脾病,火胜则肺病等;"至其所生而愈°,即至其所生的时日而愈,如木生火,故肝病愈于夏,愈于丙丁等:"至其所不胜而甚",即至被克的时日而疾病加重,如肝病甚于秋,加于庚辛,为金克木等:"至于所生而持°,即至生己的时日则病呈相持状态,如肝病持于冬,即持于壬癸,为水能生木等;"自得其位而起",指到了本藏当旺的时日,如肝病起于春,起于甲乙,春与甲乙均为木旺之时。

无论是五行相生相克或相乘反侮,都不是从某一点出发,又绝对不变地、机械循环地回到了出发点上,而是相对的、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呈螺旋式上升成下降。实际上五行也克乘侮应如下阴阳与五行配合脏腑关系,是分则为五行,合则为阴阳,阴阳中有阴阳,五行中有五行,五行中有阴阳,阴阳中有五行。例如,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中心肺为阳,肝肾脾为阴:心火有阴阳,肝木有阴阳,肺金有阴阳,肾水有阴阳,脾土有阴阳;五行中木有阴木阳木,土有阴土阳土,水有阴水阳水,火有阴火阳火,金有阴金阳金。人体无论是大的范围或小的范围,都是既有阴阳也有五行,阴阳五行不可分割,分割了就不能完整地说明问题。阴阳与五行,二者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反映人体内部藏腑器官互相联系、互相推动、互相制约和互相影响的生理、病理规律,具有浓厚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法观点。例如,按照五行乘侮法则,肝阳亢盛必定对脾土相克太过,引起"木乘土"的病理变化,临床上的"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等证候,都是"木乘土"的表现;肝阳亢盛,当制不制,反侮肺金,又可形成"木火刑金"(即木反侮金)的病理变化;而肝阴之虚又多与肾水不能滋养肝木有关,即相生不及,"水不涵木"的病理变化。于是在治法上就有"实脾治肝"、"补土抑木"、"泻肝宁肺"、"滋水涵木"等,而这些治法实际上也是"滋阴抑阳"、"用阴和阳"的体现。从而达到恢复正常生克关系和阴阳平衡的目的。

然而,五行生克理论也有其不足之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许多属性的统一,事物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复杂。五行归类很难概括出一切事物的所有属性,其生克关系也很难全面反映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尤其是脏腑复杂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举脾藏为例来说,脾有主运化、主统血等功能,按照五行学说,脾与肺是土生金的关系,可以用脾转输水谷精气以充养来解释;脾与肾是土克水的关系,也可用脾运化输送水谷精微不足以滋养肾精、肾气来解释,但脾的运化却靠肾阳的温动,这就不好用相克关系来解释了。而且脾的统血功能对脾肾来说,也难以说明是相生还是相克。由此可见,五行生克往往过分的夸大了脏腑功能的某个方面,而忽略了其它方面。五行生克揭示了人体脏腑器官之间的联系性,这是可贵的,但它毕竟只反映了这种联系性的部分规律,而存在着笼统、局限的缺陷。这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所形成的,有待于我们不断加以完善和补充。

参考文献
  1. 季绍良试评中医五行学说《广西中医药》4:4,1979
  2. 马伯英:祖国医学中的五行学说是"循环论"吗?《河南中医》2:8,1981
  3. "心主神的"、"五行学说"是错误理论吗?论一点看法"的看法,《新中医》1:1,1981

上一節 阴阳离决
天人相应论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