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实质上是邪正相争的过程。邪,即邪气,一般指外感致病因素。广义的邪气,则包括一切内外致病因素在内。正,即正气,是人体抵抗邪气侵袭,适应生活环境,以及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能力的总称。

《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中人也,方乘虚时"。指出邪气的侵袭,是乘人体正气虚弱之时,或卫外不固,开阖失常,或脏腑气血不足,功能失调,而中伤人体,且从正气所虚之处侵入,即所谓虚处受邪,而引起各种不同的疾病。如果人体正气强盛,卫外固密,气血充盈,脏腑功能正常,邪气就无从侵入,疾病也就无由发生。此正如《灵枢‧百病始生》云:"……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亦即《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

邪气一旦因正气之虚而侵入人体,人体正气无论强弱,都会起而与之对抗,奋力驱邪外出,或克邪制胜,以维持正常生理,这种人体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相互作用,正气有力驱除和战胜邪气的过程,称为邪正斗争。《素问‧评热论》所说"邪气交争"、《伤寒论‧太阳篇》所说"正邪分争",都是邪正相争的同义语。邪正相争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邪气对正气的损伤,以及正气的抗邪反应。邪气对正气的损伤情况,因邪气的性质、来源不同而大异,如寒、湿阴邪,多伤阳气;火、燥阳邪,多损阴津:情志、劳倦,则多损伤脏腑气血等,其结果都是"虚其正气".正气的抗邪反应,一般都是整体性的,包括使邪气局限于某一层次和祛逐邪气,邪去则正安,而"津液自和","阴阳自和"。假使正气虚弱,或邪气太盛,对正气严重损伤,以致抗邪无力,就会引起疾病的形成和传变。由此可见,在邪正相争过程中,虽然邪气是发生疾病的基本条件,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体正气的强弱。可以说,邪气是发病的条件,是外因;正气是发病的根据,是内因。疾病的发生是如此,疾病的变化发展、预后、转归,同样是如此,都取决于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如正盛邪衰,则病势由重转轻,朝恢复的方向变化发展,反之,如正衰邪盛,则病势由经转重,朝恶化的方间发展变化。此种邪正力量对比的强弱进退情况,称为邪正消长。《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盛一分,则正气虚一分;正气盛一分,则邪气衰一分,邪正消长实际上决定着病理过程的虚实转归和预后善恶。

邪气乘正气不足而侵袭人体的过程,称为感受。一般说,外邪多是经皮毛口鼻从肺系卫表而侵入体内,但有阴阳两经,或表里两部同时受邪者,称为"两感"。如《伤寒例》云:"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有同时感受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邪气者,称为"重感",如成无已在《注解伤寒论‧辨痉湿暍脉证》对痉证的成因的解释中说:"太阳中风,重感寒湿,乃变为痉也"。有已感受某种邪气,又感受同种邪气者,称为"复感"。如《素问‧举痛论》云:"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含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含于肝";有邪气不经三阳经之表,而直接由三阴经受邪者,称为"直中"等等。由于邪气感受的情况不同,其发病、传变、转归也大不一样。例如,外邪从口鼻皮毛侵入者,一般发病多是先出现上焦表证,其传交、转归多是由表而里,由浅而深,由阳而阴,由上焦、中焦而下焦。但如是阴阳两感,太阳与少阴俱病,其发病必定同时出现太阳与少阴的脉证,也必定出现太阳少阴多方向的传变、转归。

邪气各有其不同的性质,当侵入人体之后,随人体质的阴阳、虚实、燥湿等不同,而发生性质变化的现象,称为"从化",或"从类化"。例如,燥热体质感受寒湿阴邪,则易于湿化为燥,寒化为热。又如,不同的体质感受风邪,可有风寒、风热、风湿、风火、风痰等不同性质的从化。这就是章虚谷说的:"外邪伤人,必陷人身之气而变"的道理(《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第1条注)。从化的发生主要取决于邪正相争的形势。当邪气的属性与病人体质处于寒与热、燥与湿等根本相反的情况下,从化现象尤为明显。由于存在从化现象,致使很多疾病始同终异,或始异终同,变化多端。这就是《医宗金鉴》所谓:"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的道理。

在正气虚衰或邪气极盛的条件下,病势由浅入深,由一藏波及另一藏的情况,称为"传变,"又叫"传化"。《素问‧皮部论》云:"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这是指外感邪气由表入理,由浅入深的传变。《素问‧气厥论》所谓:"脾移寒于肝","肝移寒于心"、"心移来于肺"、"肺移寒于肾";"脾移热于肝"、"肝移热于心"、"心移热于肺"、"肺移热于肾"、"肾移热于脾"、"胞移热于膀胱"、"膀胱移热于小肠"、"小肠移热于大肠"等,是指脏腑之间邪气的传变。这些都是较为普遍的传变方式。外感邪气依病理层次浅深,由浅入深,依次传变,称为"顺传"。例如,温热病由卫而气而营而血的传变,即是顺传。伤寒病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依次传变,称为循经传,实际上就是顺传。如果外感邪气不是依次传变,而是超越一个两个病理层次传变,称为"逆传"。例如,温热病由卫分不经气分而直传营分、血分,即是逆传。伤寒病由太阳不经阳明而传少阳,或不经阳明、少阳而传太阴、少阴等,称为越经传,实际上是与逆传同义。如邪势太盛,迅速传里,使虚处受邪的情况,称为"内陷"。《温热论》所云:"如斑疹出而昏者,正不胜邪,内陷为患……";"邪势必乘虚内陷,虚处受邪……";"损正邪陷也",指出外感邪气内陷的原因,主要是邪势太甚,正气不支,正不胜邪所致。其实,上述逆传的原因也与此同理。此外,两感邪气者,如表里两感,则表里分传;阴阳两感,则阴阳分传等。总之,以上都属于外感邪气的传变方式。至于内伤疾病的传变,也是遵循"虚处受邪"的规律,某脏腑虚就向某脏腑传变,且多由气分而血分,由气机失调至形体损伤。凡邪气传入五脏,引起形质损伤者,病位已深,势难速图,故治疗较难。正如《伤寒例》云:"邪气入藏,则难可制"。

邪气停留于某一部位,既不消散,也不传变,称为"邪留",或"邪结";其停留的部位较深者,称为"郁伏",或"内伏"。《温热论》所谓:"邪留三焦","火郁内伏","浊秽郁伏"等均是。邪结或郁伏过久,最易化火化燥,引起变证、坏证,有的则入血入络,并由气机紊乱发展到形质损伤。

邪正相争的过程也就是邪正消长的过程。由于邪正双方力量对比,出现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情况,因此,邪正相争的表现也就比较复杂,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正虚邪盛是指邪气亢盛,正气虚弱,抗邪无力,邪势迅猛的状态,严重者导致死亡。在此情况下,邪气可迅速由表入里,由阳入阴地传变,甚至出现直中、逆传等严重病势,甚则迅速引起五脏交亏、元气衰惫的局面。《伤寒例》所述,"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若三阴三阳、六藏六腑皆受病,则营卫不行,腑藏不通,则死矣。"就是指的邪气太盛,正气虚极而出现的死候。值得注意的是,正虚邪盛是一种真虚真实的病势,当与假虚真实或真虚假实区别开来,前者叫做"大实有赢状",后者叫做"至虚有盛候",都不能与正虚邪盛相混。

正虚邪盛引起的传变,由于邪气的不同性质,起关键作用的正气种类也不相同。外感邪气的侵袭能否致病,关键在于人体卫气的强弱;其传变、转归,则决定于津液存亡与阳气来复。内伤疾病的传变、转归,主要取决于五脏正气的盛衰。《金匮》所谓:"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是指五脏正气强盛,功能正常,则不受邪致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说强壮脾气,以阻止其传交。由此可见,在正虚邪盛的情况下,对不同的病证要注意维护人体不同种类的正气。

(二)邪正俱盛是指邪气亢盛,而正气亦强,抗邪反应激烈的状态。例如,以大热、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为特征的白虎汤证:以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为特征的大青龙汤证等,就是邪气极盛,而正气的抗邪反应也极强烈的邪正俱盛的病势。邪正俱盛,在伤寒病多见于太阳、阳明阶段,在温热病多见于卫分、气分阶段,在内伤杂病,则多见于病之初、中期。邪正俱盛,在临床上都表现为实证,治疗上因正气较强,应着重祛邪,邪去则正安。

(三)正盛邪衰是指正气强盛,而邪气衰退的病势。此种正气居于绝对优势,而邪气力量衰少的情况,其病势多表现由里出表,由阴出阳,由深出浅的倾向。正盛邪衰,在临床上多见于素体强盛之人,感邪较轻,或余邪未尽之经证。此种病势,只须稍事调理,或略加祛邪即痊愈。有的还可以"津液自和"、"阴阳自和"、"气血自和"而自愈。

(四)邪正相持是指正气不弱,而邪气也不太盛,邪正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的状态。此时,邪气稽留于一定部位,不能深入传交,正气亦不能完全驱邪外出。《伤寒论》小柴胡汤证所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便是邪正相持的病理状态。温热病邪气稽留少阳三焦,亦属此种病理,一般多表现为半表半里的病理反应。治疗上须扶正祛邪同时并举,才能取效。

(五)正虚邪恋是指正气已虚,邪亦不盛,正气无力祛邪尽出,邪气亦缺乏传变、扩展之势的迁延状态。多见于疾病的晚期。正虚邪恋,在积极的调护与治疗下,可逐渐使正气增强而好转,也可因复感邪气而加重,所以多有反复不已的情况。治疗上当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使正胜邪却。

(郭子光)

上一節 气化偏衰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