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概论 » 基本病理过程 » 虚实消长
【內容】

虚实消长是邪正相争过程中双方力量对比形势的病理概念。《医学正传》云:"实者,邪气实也。或外层于经络,或内结于藏腑,或气壅而不行,或血流而凝滞。"所以,实,主要是指邪气亢盛。邪气盛而正气未伤,便是属实的病理过程。这里所说的邪气,包括六淫、情志、食积、虫积,气化失常所生水饮痰湿瘀血,以及气机紊乱所发生的一切有害于人体的因素。《医学正传》云:"虚者,正气虚也。为色惨形瘦,为神衰气怯,或自汗不周,或二便失禁,成梦遗滑精……脉弱无力者,皆虚"。所以,虚,主要捕正气虚衰不足,正气不足与邪气抗争,便是属虚的病理过程。其致虚之因,有先天与后天两种。先天之虚,源于禀赋不足。后天之虚,多因病而亏。如《灵枢‧五禁篇》云:"形肉已脱,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这是指体内物质于病中直接损失而致虚。更有因邪气的戒伤与破坏,引起人体气化功能失常所致者,如使气化过程衰弱,则气血精津液等精微物质化生不足;气化过程亢盛,又使这些物质暗耗,都是致虚之由。

属实的病理,多见于疾病的初期或中期。属虚的病理,则多见于疾病的后期。此外,外感疾病与内伤杂病的虚实病理,其意义略有不同。就内伤杂病而言,凡是痰湿、水饮、瘀血、虫蛊、饮食积滞,以及气化亢盛和气机郁滞,都属实的病理,凡是正气不足都属虚的病理,明确地认定有邪为实,不足为虚的概念。外感疾病则不然,主要是根据人体正气的强弱,以及正气与气邪气抗争的反应程度来分别虚实。凡体质壮实,抗病力强,对邪气呈亢奋性反应者,属实,几正气不足,功能衰退,抗病力低下,对邪气呈衰减性反应者,就不论其邪气盛衰如何,皆属于虚。例如,外感伤寒,病入三阴,邪气大盛,而正气大虚,此时就属于虚的病理过程。

随着邪正双乃力量的消长,虚实病理也可以互相转化。尤其是在一些慢性的复杂的病变中,有的由于邪气久留,损伤正气,而由实转虚;也有正气本虚,抗邪无力,以致痰食水血瘀结,而成为虚实夹杂的;更有正虚邪实,通过调养与治疗而转化为正盛邪衰的。由于邪气所在郁位层次不同,正气受损的程度不同,在虚实夹杂病理中,还有表虚里实、表实里虚、上虚下实、上实下虚、虚多实少、实多虚少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病里变化。此外,在疾病过程中,由于气机紊乱与气化失常,有时表现的证候不能正确地反映病理性质。如病本属实,由于大结大聚,经络阻滞,气血流通受阻,而表现为形寒肢冷、体倦神疲等似虚非虚的假象;也有病本属虚,由于气化衰弱,气血不足,运化无力,而出现胀满、喘逆等似实非实的假象。前者为真实假虚的病理变化,后者为真虚假实的病理变化。《素问‧玉帆真藏论》云:"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指出虚实病理的转机:属实者,只要邪气有去路;属虚者,只要胃气能恢复,病情就可以朝恢复的方问转化。

上一節 表里出入
寒热进退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