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概论 » 基本病理过程 » 阴阳离决
【內容】

阴阳,这里主要指人体阳气和阴精(包括精血津液)两大类生命物质。离决,则指这两大类生命物质互根状态的解体。阴阳离决意味着疾病的恶化和向死亡转归。其最常见的病理过程有两类:一类是由"闭"转"脱"。也就是以气机突然阻滞、衰竭发展到阳气阴精(包括血液、津液)不能互相维系而分离;另一类是由"竭"到"脱",发生于阴气或阴精亏乏至极;彼此不能固守而相互分离。由"竭"到"脱"又分阴竭(精血津液暴亡、枯竭)而致阳脱(阳气飞越)和阳竭(阳气暴脱或虚极)而致阴脱(精血津液亡失)两种。无论何种过程,其发生、发展都是一个牵涉到全身变化的复杂过程。

阴阳离决的根本机转,其实质就是阳气不能温煦与固摄精血津液,横血津液亦同时不能承载与涵敛阳气,以致二者由部分完全脱离。在阴阳离决过程中,失去精血津液承载与涵敛的阳气称为无根之阳或孤阳。孤阳常飞腾于头面或浮越于肌表而最后的耗散殆尽,孤阳散尽,生气亦即告绝。精血津液由于失去阳气的固密和固摄,亦必亡失外泄,或出于玄府而为绝汗,或出于经络而成亡血,或出于精窍而为精泄,或因失去阳气的固摄而二便失禁。

阴阳离决可以分别从阴竭和阳衰发生,亦即由亡阴或亡阳而形成。但不论始自阴精枯竭还是始自阳气衰竭,都必在阳气离根出现时才是真正进入了"离决"阶段。阳气离根意味着阴气不再受阴精的吸引,亦即精血津液不再能起到吸附阳气的根基作用,于是阳气上越外散而成为孤阳。而由阴竭和阳衰引起的孤阳离根,其具体机转则是不尽相同的。阴竭包括血液津液的大量消耗或骤然亡失,如热病和内伤病的伤阴过程,以及大失血、剧烈呕泻与大汗出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其中的"守",就是指阴精对阳气的吸附作用。精血津液亏损,对阳气的吸附作用减弱,这时阴气即偏于亢盛或易于妄动,即成为"亢阳"。精血津液愈虚,阴气就愈易妄动并趋于散越,一旦阴精佑竭,阳气即完金失去内守而飞越散亡,于是由阴竭而成为阳脱。此即由亡阴而导致亡阳者。至于阳衰引起阳气离根的机理在于阳气虚衰之下,腠理、玄府失去固密,津血失去固摄,从而发生精血津液的亡失。津血亡失,残阳失守,遂致阴阳分离,阳气离根。

阴阴离决的病理过程,多数都是从局部开始的,如未能及时救治,可迅速发展为全身阴阳离决。如冲脉不固引起阴血下脱,开始多从冲气上逆开始,然后才波及五脏,引起全身阳气离散。又如大发汗而致的津液外脱,开始仅为表阳随汗而亡,失于救治,即可波及心肺而伤及在里之阳气,以致心肺气绝和阳随汗泄引起阴气离散。

阴阴离决是一个严重的病理过程。如不能及时控制,必然导致生命活动的迅速停止。不过,阴阳离决也不是不可逆转的,如及早固阴益阳、滋阴潜阳,及时地益气救阴和回阳固脱,都可以有效地制止阴阳离决的发展,收到挽脱救逆的效果。

(洪梦游)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