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火热一股旺于夏季,但不如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火虽属六淫之一,但又包括和代表着阳热一类的致病因素,如温邪、热邪、暑邪和某些具有传染性质的疫厉病邪。另外,风、寒、湿、燥等其它六淫邪气,也能在其病理过程中郁而化热成火,故刘河间提出六气皆能从火化之说。由上可见,外感火邪,多为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或因感受其他外邪郁久不解而化生,故多见于外感热病。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1. 火为热之极,其性炎上。火为阳邪,其性升腾上炎。《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这里的"冲上"即指上逆之势和炎上之性。火性炎热燔灼,故为证多现高热烦渴,面目红赤,舌赤脉洪等。火性上炎,故其为病多表现在人体的上部,如肝胆之火上冲,而为面红、目赤、口苦;心火上炎,而见口舌糜烂;胃火炽盛而见牙龈肿痛等等。另外,火热逼灼心包,挠乱神明,则可致神明逆乱,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2. 火为阳邪、易耗阴津。火盛必煎灼津液,或迫津外泄,正如《素问‧举痛论》所云:"灵则腠理开,汗大泄"。故火邪最易耗伤阴液,而出现口渴喜饮,咽干口燥,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短少,舌苔干黄等一系列火盛津伤证象。
  3. 火热耗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说明正常之火即能够生气,而过亢之火则能耗损元气。此种情况除呵见于火邪所致外,又可发生于内火致病之中,表现身热而倦怠懒言,神疲乏力,气不接续等火热伤气的证象。另外,由于火盛伤阴,阴损及阳,久之亦可使阳气受伤,表现肤冷、肢凉、汗出不止等阴伤及阳之证。
  4. 生风、动血。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得火则妄行横溢。火热炽感,则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而见上下失血,肌肤发斑等伤血动血之证。另外,火盛又可以生风,因火热之邪燔灼津血,劫伤肝阴,致筋脉失养而肝风内动,出现高热神昏,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动风发痉证象。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热瞀瘸,皆属于火"。一般称之为"热极生风"或"热盛动风"、"火盛风生"等。

上一節
时令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