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时令括季节和时序变化而言。时序变化以十五日为一节,十五日得一气,故又名节序或节气。一岁之中,分春夏秋冬四季(四时),十二月,二十四气(节)。每一季节,各有不同的主气,即所谓"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王叔和《伤寒例》)。而一年之中,又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分主之。所以,不同的时令季节,既表示著时序的改变,也标志着气候的变迁,故总称之为节气的变化。时令因素就是指这种时序节气的变化对人体的致病作用和影响。其中,六气失常而成六淫的致病作用,已见前述,而"岁气"的变化与致病规律,将在"发病"中作专章讨论,这里仅就节气变化的致病规律作简要介绍。

四时节气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时序性和规律性,人体如能顺应这种变化的规律和气候特点,注意生活起居以及情志的调摄,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适应,则五脏安和,情志调达,肌肤坚强,气血通畅,而不至于为害致病。这就是"从之则茍疾不起",从之"故身无奇病,……生气不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道理。故《景岳全书》指出:"人应春温之气以养肝,以夏热之气以养心,以长夏之气以养脾,以秋凉之气以养肺,以冬藏之气以养肾。"《内经》则总结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伤寒例》说明这是"顺天地之刚柔也"。反之,如果违背这种季节、气候的规律和特点,或者有所触冒,就会导致五脏功能的伤害而形成疾病。其一般规律是:逆于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即"逆之则伤肝";逆于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即"逆之则伤心";逆于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即"逆之则伤肺";逆于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又如冬不藏精,则春日必多病温等。这些都是对四时节气变化"从"、"逆"所引致的不同影响与结果。同时也说明不同的季节和气候对不同的藏器影响各有不同,此即所谓"四时之气,又伤五脏"(《素问‧生气通天论》)。

不同的时令节气伤人所引致的疾病,以及疾病的发生部位,也有不同。一般是"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痿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同上);"春气者,病花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以及春病在肝,夏病在心,长夏病在脾,秋病在肺,冬病在肾;春日善病胁蛆,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季善病风疟,冬令善病痹厥等等(《素问‧金匮真言论》)。故王叔和《伤寒例》提出:"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并且常以节令之不同,作为划分与区别疾病的界限,如《素问‧热论篇》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即是。一般来说,时令季节不同,对于邪气的滋长繁殖与毒力强弱亦可发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以,春季多以风邪、温邪为感,故多发生风热、风温、春温等疾病;夏季以暑邪、热邪以及疫疠邪气为感,故多发生暑热、暑风、暑温和暑热疫毒等疾病;长夏则以湿邪相湿热病邪为感,故多发生湿病、泄泻、湿温、湿热、霍乱和湿热疫毒等疾病;秋季以燥邪为感,故多发生凉燥、温燥及燥热伤肺等病证;冬季则以寒邪为烈,故多发生风寒感伤、中寒及寒疫等疾病。这就是时令节气与疾病发生相流行的一般规律。此外,时令节气对于病情轻重及预后、转归也有密切的关系。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出:病在肝者愈于夏而甚于秋,病在心者愈于长夏而甚于冬,病在脾者愈于秋而甚于春,病在肺者愈于冬而甚于夏,病在肾者愈于春而甚于长夏;其规律是:"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这就是"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的关系和道理。诸如温热、暑温病,每于起风降雨、天气转凉之际有所减轻;湿热、湿温或湿痹一类疾病,在秋凉气燥之后其发病有所缓和与减少;胸痹、阴寒等证之甚于冬日,寒湿、寒痹之证之减于春暖之时,甚至一些疾病的死亡也和节气有一定关系,这些都是时令节气影响疾病预后、转归的表现。

上一節
地理因素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