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戾气又称疠气、异气、疫气、疫邪、疫毒、乖戾之气等。以其为病长幼相似,远近咸若,沿门阎户,一境一方俱病,如差役之不可免,故名疫气;又以其"为病颇重","如有鬼疠之气",故名之"厉气"或"疠气"(《温疫论‧杂气论》,《病源‧疫疠病候》);更因其为病重烈,病情又变化多端而传变迅速,多有坏证、变证和逆证,故又称戾气、疫毒相乖戾之气;因其不同于一般六淫之气,故又称曰"异气"。吴又可明确指出:"天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燥、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温疫论‧原序》)。以上种种,吴氏统称之曰"杂气",本书统称为"戾气"。其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1. 种类繁多。戾气非单纯一种,如温邪、疫气,是引起温病和温疫的邪气,但其中又有风热病邪和暑热、湿热、燥热病邪,以及火热毒邪等,所引起的温热疫病亦各不相同。以其"为病各种,是知气之不同也";而"疫气者,亦杂气中之一"《温疫论‧杂气论》)。又如人病而禽兽不病,或病牛而不病羊,病鸡而不病鸭者,皆"因其气各异也"(《同上‧论气所伤不同》)。所以"天地之杂气,种种不一","各随其气而为诸病也"(同上)。
  2. 致病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如《温疫论》说:"有某气亏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故众人之病相同"(杂气论);有偏中于动物者,有偏中于人者,有人病而禽兽不病,鸡病而鸭不病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论气所伤不同);总之,是"一气自成一病"(知一)。
  3. 传染性。此为庚气致病的最大特点。如《素问‧刺法沦》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诸病源候论‧疫疠病候》说:"病无长少,率皆相似。"说明感受戾气可以相互传染,并可引起流行:"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温疫论。原病》):"或发于城市,或发于村落,他处安然无有"(同上)。吴又可明确指出:"其年疫气盛行,所患者众,最能传染"(同上)。至于其传染途径和方式,有从呼吸感受者,有从饮食而入者,有从肌表内袭者,或因于空气传染,或由于接触传染等。故《温疫论‧原病》中说:"邪自口鼻而入","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和"邪之着人,有自天受之,有传染受之。"《病源》亦曰:"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并且还提出"死又注易傍人"的特点(注病诸候)。

上一節 生物因素
瘴气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