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由于魂魄意志是属于心神的一部分,而心神的活动又有赖于五脏功能活动的平衡协调,所以心神可以调节情志,可以缓和情志刺激。如果心神不能有效地调和情志刺激,就形成情志过激而致病。

  1. 意志对情志的调节人的思想认识可以抑制情志的发生。《灵枢‧本藏篇》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愧,收温寒,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即是说明志意在人们的精神活动中有重要地位,只要志意正常,那么神魂魄的活动也属正常,就可以不受情志伤害而保持健康。另一方面,只要使思想过程发生了转移,那么情志也会发生变化。《内经》指出:"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思想过程的转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动的转移过程。例如在失望时想到未来的成就,艰难困苦之中对事业满怀信心等,都可以抑制消极的情志,转变为积极的情志;另一种是被动的思想过程转移,这种情况是在医生的诱导下进行的。情志的五行相胜疗法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患者的思想过程发生了被动转移,从而排除或干扰了过激情绪的发生。
  2. 五脏生理功能对情志刺激的缓冲作用心神是以心为主的五脏气血阴阳的运动形式。为了保持这种运动形式的相对平衡和有序,必须不断地和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以补充运动中的消耗,并与外界环境变化相符合,相适应,这就是心神对客观外界反应性的实质。情志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出现的本能活动,它是人体阴阳运动变化的体现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同时,人体各藏腑组织器官,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的功能活动都必须统一协调,都要受整体的制约,否则就不能适应于外界环境。所谓"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要是因为心神对各脏腑组织具有调整作用,这种调整作用实质上是整体阴阳对各部分的制约。阳为用,阴为体,"精太用则竭,神过劳则惫。"(《杂病广要‧七情与劳证》)机能活动总是要消耗物质的,情志活动也要消耗五脏之精。为了维持阴阳的动态平衡,就必须保持五脏的物质和机能活动的协调。例如,当喜影响到心时,可使心血被耗,如果喜的刺激不大,那么水谷精微可转化为心血,以补偿被消耗的物质;如果喜的刺激过大,则通过肝的藏血上养于心和肾水的上济心阴加以缓和。怒影响到肝时,可使肝血被耗,如果怒的刺激不大,可由脾胃"散精于肝"而化生肝血和通过肺的肃降使上逆的气机平息;如果肝的功能过用,那么还需要肾水涵养肝木,以此缓和怒的刺激等等,这就是五脏对情志刺激的缓冲作用。也说明心神调和情志刺激的能力是与五脏功能活动有关的。三、影响心神的主要因素情志活动是怫郁还是过激,取决于心神对情志刺激的耐受程度。由于心神是五脏功能活动的总的体现,又由于意志是心神的高级活动,任何影响五脏功能活动和意志过程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心神,并改变这种耐受程度。主要影响心神的因素,如影响思想认识过程的社会存在、道德、教育、学习诸因素,以使健康状况,如疾病、房劳、月经、妊娠、衰老、起居等,可使心神对情志刺激的耐受程度降低而致病。还有时间节律的影响。由于心神的活动存在着周期节律,而人体的气血阴阳随自然界阴阳呈现周期性变化,这就使心神对情志刺激的耐受程度随时而变化,某些时间会使耐受程度降低,如《素问‧本病论》说:"人忧愁思虑即伤心,又或遇少阴司天,天数不及……此即人气天气同虚也。"《气交变大论》又说:"岁土太过……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即是说明气运的变迁和异常可影响情志活动,例如躁狂症患若以晚春至初夏发病率最高,就是一例证明。此外,个体气质差异也有影响。这是由于机体内部固有的,特殊的五脏阴阳气血的运动所决定的,所以直接影响着心神。如"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灵枢‧行针》)说明阴阳的盛衰动静等情况决定着情志的偏向性和易动性。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