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1. 瘀血的產生對於瘀血的涵義,中醫學有幾種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解釋。如17《證治準繩》、《皇漢醫學》等認為:污穢之血為瘀血:《臨證諷指南醫案》、《醫林改錯》等認為:久病入絡即瘀血;《血證論》則認為:離經之血為瘀血。綜上可知,瘀血是指瘀積不行,污穢不潔和已離經脈而停留在體內的血液,以及在久病影響到脈絡時所出現的病變。

    引超瘀血的原因甚多。由於血液之所以能正常循行,除與心、肝、脾等臟腑及血脈的情況密切有關外,還與正氣及陰津育關。所以當各種原因損及臟腑、血脈相氣、津時,就會影響血液的正常運行,致血行不暢甚至瘀滯而形成瘀血。

    產生瘀血的主要原因有:(一)跌仆損傷各種外傷是引起瘀血的一個重要而常見的原田。早在《素問‧纓刺論》就有"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的記載。《聖濟總錄,傷折門》論外傷致瘀的病機說:"脈者,血之府。血行脈中,貫於肉理,環周一身。若因傷折內動經絡,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積不散則為腫為痛。""治宜除去惡瘀"。突然用力過度或閃挫扭傷,也會形成瘀血。如《雜病源流犀燭‧跌仆閃挫源流》說:"忽然閃挫,必氣為之震,因所壅而凝聚一處。氣運平血,血本隨氣以周流,氣凝則血亦凝矣。夫至氣滯血瘀,則作腫作痛,諸變百出。"各種外傷之後,凡有腫痛之症,均應考慮瘀血阻滯之可能。

    (二)各種出血出血而導致瘀血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是出血之血,巳離經脈而未排出體外者即是瘀血。如《血證論‧吐血》說,"血亡之後,其離經而未吐出者,是為瘀血,既與好血不相合,反與好血不相能";二是治療出血證時,不究根源,專事止澀,過用寒涼,使已離經之血凝結而不能排出體外,未離經之血鬱滯不暢,因而形成瘀血。《醫學廣筆記‧吐血》談到止血不當的後果時說:"止之則血凝,血凝則發熱、惡食,病日痼尖。"此外,婦女經血排出不暢或閉阻,產後惡露未盡,停瘀少腹,亦可形成瘀血。如《聖濟總錄、婦人血積氣痛》說:"若月水不通,產後惡露未盡,或因他病使血不行,皆致氣血凝滯"。

    (三)惜志內傷情志過極,先令氣病。因氣血之間存在著密切關係,所以在情志內傷導致氣滯或氣虛的基礎上,可迸一步形成氣滯血瘀或氣虛血瘀。故《臨證指南醫案》治年久鬱傷多用"宣通脈絡法"。清‧懷抱奇《醫徹,蓄血》說:"其人或勞倦,或跌仆,或閃挫,或鬱怒,皆足以阻其血而停蓄成瘀。"(四)感受寒邪寒為陰邪,具有凝聚收引的性質。血遇寒則凝,感受寒邪之後,會引起或加重血脈瘀阻的病變。如《靈樞‧癰疽》說:"寒邪客於經脈之中,則血泣不通"。《聖濟總錄‧凍爛腫瘡》說,"經絡氣血,得熱則淖澤,得寒則凝澀。"(五)感受熱邪熱邪具有傷灼津血的性質,血受薰灼則易凝結瘀塞;津液虧耗則不能載血運行,均會形成瘀血。如《聖濟總錄‧傷寒統論》說:"毒熱內瘀,則變為瘀血"。《重訂廣溫熱論‧清涼法》說:"因伏火鬱蒸血液,血被煎熬而成瘀"。

    (六)津液虧耗血的正常運行,除賴氣的推動外,尚需津液的運載。清‧周學海在《讀醫隨筆》中比喻道:"血猶舟也,津液水也,水津充沛,舟才能行"。《讀醫隨筆‧自嚙狂走是氣血熱極而非崇也》說:"天人身之血,如胭脂然,有色有質,可粉可淖。人血亦可粉可淖者也。其淖者,津液為之合和也。津液為火灼竭,則血行愈滯"。當溫熱病、雜病或其他原因使津液虧耗,不能載血運行時,就會使血行不暢甚至瘀塞而成瘀血。

    (七)正氣虧虛久病或其他原因導致正氣虧虛,氣虛則不能鼓動血液正常運行,因而產生瘀血。如《靈樞‧經脈篇》說:"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景岳金書‧脅痛》說:"凡人之氣血猶源泉也,盛則流暢,少則壅滯。故氣血不虛不滯,虛則無有不滯者"。《讀醫隨筆‧承制生化論》亦明確指出:"氣虛不足以推血,則帆必有瘀"。

  2. 瘀血的種類在中醫學裡,對瘀血尚無統一的分類。通過對有關資料的學習及整理,初步可歸納為以下三種情況:(一)從瘀血病變的輕重、新久分類中醫著作中,和瘀血同類的名稱尚有滯血、留血、閉血、蓄血、宿血、乾血、老血、死血、敗血、惡血、賊血等。名目雖多,其目的在於從病情的輕重,病程的新久,以及瘀血對人體的危害等不同角度,描繪瘀血的性質。其中滯血、留血、閉血等名稱的含義與瘀血相類,是指血液瘀積不行,滯礙留閉;蓄血一般多指起病較急、病在中、下焦的瘀血,但亦有以蓄血泛指全身之瘀血者;宿血、乾血、老血、死血是指病程較長,瘀積已久,難於在短時間內祛散的瘀血;敗血是言其血已敗壞,而喪失正常的生理功能;惡血、賊血則又是形容瘀血對人體的危害如惡如賊。所以,上述名稱總的可以用"瘀血"一名加以概括,就中可用血鬱、血瘀、血結作為分別瘀血輕重相新久的三種不同程度的名稱。與此相對應的治法則是:活血行血、化瘀通絡、破血散結。

    (二)按血瘀的部位分類血的運行無處不到,故人體各部,舉凡臟腑、經絡、五官九竅及四肢百骸均有停瘀之可能。對於瘀血部位的論述,清‧鄒澍在《本經序疏要‧瘀血》說:"第一先剖其瘀之情狀,……其次當究其瘀之部分,則在內曰腸中,曰腹中,曰胸腹,曰心脾,曰心腹,曰胸膈;在外曰血脈,曰四肢"。王清任《醫林改錯》則主要歸類為頭面四肢,膈膜上及膈膜下三大類。唐容川《血證論》則詳細地分為上、中、下焦,經絡,臟腑,腠理,肌肉,軀殼及攻心乘脾等。臨床上常用的瘀血部位分類是:1,血瘀上焦。症見發脫不生,健忘,胸背肩膊刺痛、麻木,視物不明,煩躁漱水或口渴,甚或唇色青紫。

    2.而瘀中焦。症見腹中脹滿,腰脅疼痛,腕腹刺痛等。

    3.血瘀下焦。症見少腹硬滿刺痛,譫語如狂,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等。

    4.血瘀四肢肌腠。症見四肢腫脹刺痛,顏色青紫,或有紅斑、結塊,或時有寒熱,似瘧非瘧等。

    此外,瘀血病及不同的臟腑、經絡,則各有其相應的臨床表現可見,玆不在此贅述。

    (三)按瘀血的不同病機分類由於導致瘀血的病機不同,主要又可分為如下幾類:

    1. 氣滯血瘀,由氣機鬱滯不行進而形成的瘀血。表現心胸或脇肋刺痛,憋悶不舒,或腹部脹滿疼痛,或腹中積塊固定不移,或肢體脹痛,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等症。
    2. 寒凝血瘀。由於寒邪凝滯,血行不暢而導致的瘀血。表現為心胸痹悶,時而刺痛,痛引肩背,或肢體肌肉、筋骨、關節等處疼痛、麻木。喜暖怕冷,遇寒痛劇,得溫痛減,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苔薄白,脈澀。
    3. 濕滯血瘀。由於濕邪鬱滯,阻礙氣血正常運行而致的瘀血。表現為關節疼痛、重著,屈伸不利;或肌膚麻木不仁;或胸悶、嘔惡,腕腹痞滿,便溏洩瀉,肌膚水腫,小便短少,苔膩。
    4. 熱盛血瘀。由於熱勢亢盛,熱邪薰灼血液而致的瘀血。表現壯熱、口渴、頭痛、煩躁不寧,舌質紅,苔黃,脈數等症。或因營血熱盛,血行瘀滯而見神昏譫語,肌膚出現斑疹,甚或藏血、吐血、便血,舌紅絳,脈細數;或因熱毒壅滯,血瘀肉腐,以致化膿成癰而成內、外癰證。
    5. 氣虛血瘀。由於正氣虧虛,不能推動血液運行而導致的瘀血。表現神倦乏力,心悸氣短,動則益甚,納差食少,顏面微浮,並見心胸刺痛,或頭痛健忘,或半身不遂,或腹中積塊疼痛等症。氣虛血瘀之甚諸,可演變為陽虛血瘀,除血瘀的見症外,因陽氣虧虛,不能溫煦,而見倦怠乏力,畏寒肢冷,四肢浮腫,面色蒼黃,舌淡,脈沉細或遲等症。
    6. 陰虛血瘀。由於陰津虧損,血脈不充、致血液運行不暢而致的瘀血。表現咽乾口燥,手足心熱,潮熱顴紅,兩目乾澀,消瘦乏力,心胸刺痛,或脇肋、腕腹刺痛,或見口渴喜飲。舌質紅,有瘀點、瘀斑、脈細數。
  3. 瘀血的致病作用瘀血既是其他病因(如外傷、外邪、情志等)所導致的病理結果,又是進一步引起許多疾病的原因。所以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是一種繼發的、內生的致病因素。
血液擔負著灌溉營養全身,維持機體各臟腑組織正常機能,並供給生長、發育所需物質資料的重要作用。而血液的運行又無處不到,持續不停,周流不息。基於血液的生理功能及運行特性,決定了瘀血致病的特點是:影響範圍廣泛,症狀複雜多樣。人體全身各個臟腑、組織,都有瘀血為患的可能。瘀血所致的疾病,遍及內、外、婦、兒、五官等臨床各科。瘀血所引起的病症複雜多樣,隨瘀積部位、病程及耗傷氣血陰陽的不同情況而有多種臨床表現。主要症狀及體徵有:疼痛,發熱,咳喘,心悸,怔忡,健忘,癲狂,肢體麻木,疼痛甚至癱瘓,黃疸,癰瘡,症積包塊,肌膚現赤絲縷紋,皮膚粗糙,甚至肌膚甲錯,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澀、或結(瘀血所致的病症,詳見本書第十五章氣血病機中)。在上述症狀中,尤以疼痛最為常見。瘀血瘀痛的特點是痛處固定,久痛不愈,反復發作,性質多為刺痛,痛而拒按或兼腫脹,或有久治不效的病史。尤以舌象的表現對瘀血的辨證診斷有著重要的意義。

此外,尚有"穢濁"內主,亦為內生致病因素之一種。其來源多由濕邪內阻氣機,或濕熱蘊蒸發黃,膽汁鬱積而成濁毒;或熱結尿閉,或腎氣衰竭,三焦氣機不利,膀胱氣化不行,小便不利而毒濁內壅;以及常見之痰濁、濕濁、飲濁等。前者致病特點多為壅塞清竅而致神識昏迷等,如《溫病條辨》說的"脾鬱發黃,黃極則諸竅為閉,穢濁塞竅者死"(上焦篇11條自注),及"熱蒸頭脹,身痛嘔逆,小便不通,神識昏迷",而以安宮牛黃丸和茯苓皮湯並用為治之證(中焦篇56條),即屬內生穢濁所致者。其形成與致病同外界之穢濁顯有不同。

另如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乃至內熱等,即一般所說的"內六淫",亦屬內生致病因素。詳見有關專章,此處從略。

(李明富)

上一節 痰飲
瘀血的種類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