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1. 瘀血的产生对于瘀血的涵义,中医学有几种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解释。如17《证治准绳》、《皇汉医学》等认为:污秽之血为瘀血:《临证讽指南医案》、《医林改错》等认为:久病入络即瘀血;《血证论》则认为:离经之血为瘀血。综上可知,瘀血是指瘀积不行,污秽不洁和已离经脉而停留在体内的血液,以及在久病影响到脉络时所出现的病变。

    引超瘀血的原因甚多。由于血液之所以能正常循行,除与心、肝、脾等脏腑及血脉的情况密切有关外,还与正气及阴津育关。所以当各种原因损及脏腑、血脉相气、津时,就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滞而形成瘀血。

    产生瘀血的主要原因有:(一)跌仆损伤各种外伤是引起瘀血的一个重要而常见的原田。早在《素问‧缨刺论》就有"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的记载。《圣济总录,伤折门》论外伤致瘀的病机说:"脉者,血之府。血行脉中,贯于肉理,环周一身。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积不散则为肿为痛。""治宜除去恶瘀"。突然用力过度或闪挫扭伤,也会形成瘀血。如《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说:"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因所壅而凝聚一处。气运平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夫至气滞血瘀,则作肿作痛,诸变百出。"各种外伤之后,凡有肿痛之症,均应考虑瘀血阻滞之可能。

    (二)各种出血出血而导致瘀血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是出血之血,巳离经脉而未排出体外者即是瘀血。如《血证论‧吐血》说,"血亡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既与好血不相合,反与好血不相能";二是治疗出血证时,不究根源,专事止涩,过用寒凉,使已离经之血凝结而不能排出体外,未离经之血郁滞不畅,因而形成瘀血。《医学广笔记‧吐血》谈到止血不当的后果时说:"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尖。"此外,妇女经血排出不畅或闭阻,产后恶露未尽,停瘀少腹,亦可形成瘀血。如《圣济总录、妇人血积气痛》说:"若月水不通,产后恶露未尽,或因他病使血不行,皆致气血凝滞"。

    (三)惜志内伤情志过极,先令气病。因气血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所以在情志内伤导致气滞或气虚的基础上,可迸一步形成气滞血瘀或气虚血瘀。故《临证指南医案》治年久郁伤多用"宣通脉络法"。清‧怀抱奇《医彻,蓄血》说:"其人或劳倦,或跌仆,或闪挫,或郁怒,皆足以阻其血而停蓄成瘀。"(四)感受寒邪寒为阴邪,具有凝聚收引的性质。血遇寒则凝,感受寒邪之后,会引起或加重血脉瘀阻的病变。如《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通"。《圣济总录‧冻烂肿疮》说,"经络气血,得热则淖泽,得寒则凝涩。"(五)感受热邪热邪具有伤灼津血的性质,血受薰灼则易凝结瘀塞;津液亏耗则不能载血运行,均会形成瘀血。如《圣济总录‧伤寒统论》说:"毒热内瘀,则变为瘀血"。《重订广温热论‧清凉法》说:"因伏火郁蒸血液,血被煎熬而成瘀"。

    (六)津液亏耗血的正常运行,除赖气的推动外,尚需津液的运载。清‧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比喻道:"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水津充沛,舟才能行"。《读医随笔‧自啮狂走是气血热极而非崇也》说:"天人身之血,如胭脂然,有色有质,可粉可淖。人血亦可粉可淖者也。其淖者,津液为之合和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当温热病、杂病或其他原因使津液亏耗,不能载血运行时,就会使血行不畅甚至瘀塞而成瘀血。

    (七)正气亏虚久病或其他原因导致正气亏虚,气虚则不能鼓动血液正常运行,因而产生瘀血。如《灵枢‧经脉篇》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景岳金书‧胁痛》说:"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读医随笔‧承制生化论》亦明确指出:"气虚不足以推血,则帆必有瘀"。

  2. 瘀血的种类在中医学里,对瘀血尚无统一的分类。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学习及整理,初步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一)从瘀血病变的轻重、新久分类中医著作中,和瘀血同类的名称尚有滞血、留血、闭血、蓄血、宿血、干血、老血、死血、败血、恶血、贼血等。名目虽多,其目的在于从病情的轻重,病程的新久,以及瘀血对人体的危害等不同角度,描绘瘀血的性质。其中滞血、留血、闭血等名称的含义与瘀血相类,是指血液瘀积不行,滞碍留闭;蓄血一般多指起病较急、病在中、下焦的瘀血,但亦有以蓄血泛指全身之瘀血者;宿血、干血、老血、死血是指病程较长,瘀积已久,难于在短时间内祛散的瘀血;败血是言其血已败坏,而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恶血、贼血则又是形容瘀血对人体的危害如恶如贼。所以,上述名称总的可以用"瘀血"一名加以概括,就中可用血郁、血瘀、血结作为分别瘀血轻重相新久的三种不同程度的名称。与此相对应的治法则是:活血行血、化瘀通络、破血散结。

    (二)按血瘀的部位分类血的运行无处不到,故人体各部,举凡脏腑、经络、五官九窍及四肢百骸均有停瘀之可能。对于瘀血部位的论述,清‧邹澍在《本经序疏要‧瘀血》说:"第一先剖其瘀之情状,……其次当究其瘀之部分,则在内曰肠中,曰腹中,曰胸腹,曰心脾,曰心腹,曰胸膈;在外曰血脉,曰四肢"。王清任《医林改错》则主要归类为头面四肢,膈膜上及膈膜下三大类。唐容川《血证论》则详细地分为上、中、下焦,经络,脏腑,腠理,肌肉,躯壳及攻心乘脾等。临床上常用的瘀血部位分类是:1,血瘀上焦。症见发脱不生,健忘,胸背肩膊刺痛、麻木,视物不明,烦躁漱水或口渴,甚或唇色青紫。

    2.而瘀中焦。症见腹中胀满,腰胁疼痛,腕腹刺痛等。

    3.血瘀下焦。症见少腹硬满刺痛,谵语如狂,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等。

    4.血瘀四肢肌腠。症见四肢肿胀刺痛,颜色青紫,或有红斑、结块,或时有寒热,似疟非疟等。

    此外,瘀血病及不同的脏腑、经络,则各有其相应的临床表现可见,玆不在此赘述。

    (三)按瘀血的不同病机分类由于导致瘀血的病机不同,主要又可分为如下几类:

    1. 气滞血瘀,由气机郁滞不行进而形成的瘀血。表现心胸或脇肋刺痛,憋闷不舒,或腹部胀满疼痛,或腹中积块固定不移,或肢体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等症。
    2. 寒凝血瘀。由于寒邪凝滞,血行不畅而导致的瘀血。表现为心胸痹闷,时而刺痛,痛引肩背,或肢体肌肉、筋骨、关节等处疼痛、麻木。喜暖怕冷,遇寒痛剧,得温痛减,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涩。
    3. 湿滞血瘀。由于湿邪郁滞,阻碍气血正常运行而致的瘀血。表现为关节疼痛、重著,屈伸不利;或肌肤麻木不仁;或胸闷、呕恶,腕腹痞满,便溏泄泻,肌肤水肿,小便短少,苔腻。
    4. 热盛血瘀。由于热势亢盛,热邪薰灼血液而致的瘀血。表现壮热、口渴、头痛、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脉数等症。或因营血热盛,血行瘀滞而见神昏谵语,肌肤出现斑疹,甚或藏血、吐血、便血,舌红绛,脉细数;或因热毒壅滞,血瘀肉腐,以致化脓成痈而成内、外痈证。
    5. 气虚血瘀。由于正气亏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而导致的瘀血。表现神倦乏力,心悸气短,动则益甚,纳差食少,颜面微浮,并见心胸刺痛,或头痛健忘,或半身不遂,或腹中积块疼痛等症。气虚血瘀之甚诸,可演变为阳虚血瘀,除血瘀的见症外,因阳气亏虚,不能温煦,而见倦怠乏力,畏寒肢冷,四肢浮肿,面色苍黄,舌淡,脉沉细或迟等症。
    6. 阴虚血瘀。由于阴津亏损,血脉不充、致血液运行不畅而致的瘀血。表现咽干口燥,手足心热,潮热颧红,两目干涩,消瘦乏力,心胸刺痛,或脇肋、腕腹刺痛,或见口渴喜饮。舌质红,有瘀点、瘀斑、脉细数。
  3. 瘀血的致病作用瘀血既是其他病因(如外伤、外邪、情志等)所导致的病理结果,又是进一步引起许多疾病的原因。所以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是一种继发的、内生的致病因素。
血液担负著灌溉营养全身,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正常机能,并供给生长、发育所需物质资料的重要作用。而血液的运行又无处不到,持续不停,周流不息。基于血液的生理功能及运行特性,决定了瘀血致病的特点是:影响范围广泛,症状复杂多样。人体全身各个脏腑、组织,都有瘀血为患的可能。瘀血所致的疾病,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瘀血所引起的病症复杂多样,随瘀积部位、病程及耗伤气血阴阳的不同情况而有多种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及体征有:疼痛,发热,咳喘,心悸,怔忡,健忘,癫狂,肢体麻木,疼痛甚至瘫痪,黄疸,痈疮,症积包块,肌肤现赤丝缕纹,皮肤粗糙,甚至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或结(瘀血所致的病症,详见本书第十五章气血病机中)。在上述症状中,尤以疼痛最为常见。瘀血瘀痛的特点是痛处固定,久痛不愈,反复发作,性质多为刺痛,痛而拒按或兼肿胀,或有久治不效的病史。尤以舌象的表现对瘀血的辨证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尚有"秽浊"内主,亦为内生致病因素之一种。其来源多由湿邪内阻气机,或湿热蕴蒸发黄,胆汁郁积而成浊毒;或热结尿闭,或肾气衰竭,三焦气机不利,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而毒浊内壅;以及常见之痰浊、湿浊、饮浊等。前者致病特点多为壅塞清窍而致神识昏迷等,如《温病条辨》说的"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上焦篇11条自注),及"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而以安宫牛黄丸和茯苓皮汤并用为治之证(中焦篇56条),即属内生秽浊所致者。其形成与致病同外界之秽浊显有不同。

另如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乃至内热等,即一般所说的"内六淫",亦属内生致病因素。详见有关专章,此处从略。

(李明富)

上一節 痰饮
瘀血的种类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