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关于新感温病,《内经》虽未明确提出"新感"的名称,但就《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民厉温病",和同书《生气通天论》所说:"因于暑、汗"等论述来看,当系指新感温病而言,此正如《内经》亦无伏气一词,但"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提法即寓有伏气之意一样。张仲景《金匮要略》论暍病曰:"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而恶寒,身热而渴也"。王孟英将之列入《温热经纬‧仲景外感热病篇》之首条,其意即以此为新感温病。至王叔和《伤寒例》所论"时行之气",未言其伏而后发的,如"其冬有非节之暖看,名曰冬温",实即为冬季的新感温病。至明代汪石山始正式提出"新感温病"名称,他说:"又有不因冬月伤寒,至春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此新感之温病也。"(引自《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本证疗法》)。清陈平伯专论新感,不言伏气,认为"外感不外六淫",而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系指"里虚者表不固,一切时邪,皆易感受"(《温热经纬‧陈平怕外感温病篇》)。其它一些医家也对伏气温病之说提出过质疑或异议,但多数医家均既承认新感,同时亦承认伏气为病,如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既肯定伏气温病,又发扬新感温病。通过不断的学术争鸣和实践总结,新感和伏邪的两种发病类型都得到了肯定和发展,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总之,新感温病之说,亦肇源于《内经》,倡始于汪石山,至明末吴又可的戾气说阐发之后而更有发展。清‧叶天士的《温热论》对新感温病的辨证施治尤具创见,而吴鞠通《温病条辨》始臻系统和完善。

除感受风寒,感而即病以外,构成新感温病的因素,在病因方面,有风热病邪、燥热病邪、湿热病邪、温毒病邪以及疠气为病等,多感而即发。在体质因素方面,正气相对较盛者,外邪入侵,正气即奋起抗邪而发病。其发病与传变次第,系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一般是自卫分而入气分,再由气分而入营入血;或由上焦肺卫而传入中焦脾胃,在由中焦而深入下焦肝肾;或由卫分和手太阴肺直接陷入营分和心包,使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常或实质损害。由于病邪性质不同,感邪轻重有异,加以体质有别,病邪和病势可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得到控制相解除,故不一定均有卫气营血全过程的演变。辨别新感温病的关键,在于表现有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脉浮数,舌边尖红亦,苔薄白筹卫表证候,这是与初起以里热外发为主的伏气温病不同的最大特点。新感温病初起的治疗以解表祛邪为主。

上一節 伏邪
卒发与徐发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