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機 » 藏腑病機 » 肺與大腸病機 » 肺失肅降
【內容】

肺居上焦,以清肅下降為順。肺的這一生理特性,促進了人體氣腋的輸布和下行,保證了氣道的暢通,水道的通調和五臟氣機升降的協調。若因外邪侵襲肺衛,使肺氣不宣,或因瘀血痰濕等病理產物內生,使肺失肅降,均可導致氣道不暢,致使肺氣鬱閉或上逆而發為喘咳氣急等症。如因腑失肅降,影響到水道的通調,則有虛、實兩種病理變化。其一,痰水壅肺。痰水的形成與肺脾腎三藏關係密切,若因肺的肅降失權,不能通調水道,引起水液的敷布和運行障礙,內聚而成痰飲,形成淡飲壅肺的病理,可導致短氣咳逆,喘息不得臥,胸脅滿痛等症。甚至飲邪泛濫,形成水腫。其二,肺虛失制。肺氣肅降以通調三焦水道的功能,是通過疏通和約制兩個方面來實現的。疏通是指水行通暢,自上而下,無所壅滯。約制是括水行有節,藏洩適度。若因肺氣虛寒,不能宣發、敷布津液,導致水津不能四布,而直趨下竅的病理,即肺腑失制。臨床上可見遺尿,小便數多等症。上述肺虛失制和痰水壅肺兩種病機,一通一塞,一虛一實,前者主要是宣發無力而直趨下出,後者主要是肅降受阻而水道壅滯,故宣降失常實是其病機本質。不過水濕壅滯與肺虛失制兩種病機也可能同時出現。例如,"咳而遺尿"的病理,其咳是腎陽不足,不能化氣行水,水邪犯肺所致,病本在下,病標在上。其遺尿是肺氣虛損,上虛不能制下使然,胸本在上,病標在下。

肺失肅降,必定引起相關臟腑氣機失調的病理變化。其一,金不制木:肝性升發,肺主肅降,相反相成。清肅下行的肺氣,可以防止肝木之升發太過,使其不卑不亢,保持協調與穩定,體現"亢害承制"的規律。如果肺金失於肅降,則肝木相火失去制約而上亢為患,即形成金不制木的病理。其二,肺胃不和:胃居中焦,與肺之經脈相通,承肺肅降之氣,亦以下行為順。故胃氣的和降有賴肺氣的肅降為其保證,而胃氣的通降又有助於肺氣的肅降,兩者在病理上也相互影響。如邪氣犯肺,肺失肅降,可引起胃失和降;而胃中受邪,失於和降,亦可逆而犯肺,都是肺胃不和的病理,可發生咳喘、嘔吐等症狀。其三,腑氣失常:肺與大腸相合,由經脈絡屬而互為表裡。肺氣肅降有助於大腸的傳導下行,大腸的通降,又有助於肺氣的下降,故其病理變化相互影響。由於肺失肅降,而導致大腸功能紊亂的病理變化,因肺氣壅實,腑氣不行,可出現喘咳便秘等症。如因肺氣虛損,肅降無力,影響大腸傳導而發生便秘等症者,多與脾氣虛弱有密切關係,可參閱"脾藏病機"。

上一節 濕邪困表
肺失治節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