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機 » 藏腑病機 » 肺與大腸病機 » 大腸濕熱
【內容】

大腸濕熱的原因,有外感濕熱穢濁之邪及內傷飲食不節兩個方面。外邪客傷,常發生於長夏季節,此時天暑下行,地濕上蒸,人身陽氣外洩,故易感受濕熱邪氣。內傷飲食不節,多是平素嗜食肥甘厚味,釀生濕熱,濕熱內蒸,蘊於大腸引起。病因雖有內外之分,但常相因為病。無論大腸濕熱的原因如何,總以氣血鬱滯、傳導失職為基本病理。因其感受濕熱的輕重不同,濕熱交蒸的程度有異,其具體病機變化有兩種形式。其一,濕熱下注,熱迫津洩。多由濕熱之邪,下注大腸,發為腹痛,洩瀉,大便黃濁粘滯,或便下臭穢稀水等症狀;由於腸中濕熱蘊蒸,清濁交混,可伴見發熱、口渴、尿赤,肛門灼熱、苔黃膩、脈滑數等症。其二,濕熱膠著,毒傷氣血。是由濕熱疫毒之邪自口而入,侵犯腸道,膠著互結,壅滯腸中,使氣機阻滯,傳導失司,甚則熱毒蘊蒸,腐敗津血,遂成腹痛、裡急後重,便下膿血等症。濕邪偏重,則多傷及腸道氣分,滯下白痢,熱邪偏勝,則多傷及血分,而為赤痢,濕熱俱盛則痢下赤白。由於腸中濕熱壅滯,故常有肛門灼熱,小便短赤,發熱,口渴,舌紅脈數等症狀。

熱為陰邪,濕為陰邪,濕熱壅滯大腸,久羈不解,其最終轉歸,或是火熱上攻,或熱毒深入營血,內陷心包,發為神昏竅閉的病變;或是遷延日久,正氣耗損,餘邪未盡,而成脾腎虛寒的病變。此外,胃腸素蘊濕熱之體,因濕熱下注,阻滯氣血,發為痔核,亦屬常見轉歸。

上一節 陰寒凝滯
腸絡損傷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