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心则包括主神明的心和主血脉的心,后者位居胸中,在左乳下之虚里,即《内经》所谓"其动应衣,候宗气者也,"心在五脏六腑之中居于主宰地位。所以,《灵枢‧师传篇》说:"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由于心是生命的根本,神明的处舍,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张景岳《类经》则谓:"脏腑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

心包襄护于心藏之外,有保护心藏的作用。由于外邪侵入心藏往往山浅入深而首先侵犯心包故有心包代心受邪之说《灵枢‧邪客》所说"诸邪之在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即是此意。其实心包和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在有些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

小肠位于腹中,《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它,化物出焉"。小肠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的作用,与脾主运化的功能是一致的。所以它与脾胃系统有密切关系。但因心与小肠有经络相通,小肠须藉心火温煦,才能泌别清浊,故而心与小肠有脏腑相合的表里关系,并由此而归属于心藏系统。

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循行于面部、两颧、前胸、左乳下、上臂内侧、手心等部位。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循行于小指尺侧端,上肢外侧、肩胛部、颊郁、颧部、两毗角、目下眶、耳中等处。心和小肠发生病变,上述经络循行部位多可出现相应证候。所以,心经、小肠经也就成为本系统的组成部分。

脉是血行的隧道,与心的关系尤为密切。故《素问‧五脏生成腑》说:"心之合,脉也"。《阴阳应象大论》说:"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六节藏象论》则谓:"心……其充在血脉"。不言而喻,脉是心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心在窍为舌"。舌体虽与五脏均有联系,但与心的关系更为密切。,心的气血上荣于舌,以保证舌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灵枢‧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舌的病理变化每能反映心藏的寒热盛衰,故谓舌为心之苗窍。

心的生理功能,大要有二,一主血脉,二主神明。心主血脉,指心气有推动血液在脉通中循环不息,运行全身的作用。心是而行的动力,脉是血行的隧道。在推动血液的循环运行方面,心与脉是相互合作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心。所以,心主血脉,是对心在血的运行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概括。《灵枢‧决气》说:"膜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津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心主血,汗为津液所化,而津血同类,故有汗为心液之说。由此可知,心主汗液与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密切联系的。《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说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均由心所支配。《灵枢‧本神篇》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明确地指出了人的思维意思活动的根本在于心。在外来的刺激作用下,只有心才能灵敏而正确地完成由"任物"到"智"这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心主血脉和主神明既是心之生理功能的两个主要方面,同时两者又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营卫生会篇》又说:"血者,神气也"。可见,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的盈亏通滞,会直接影响到神志活动的是否正常。而心神的正常活动,又保证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协调,促进了气血津精的摄纳、生成和转化。

血的运行必须依靠心气的推动;心气的强弱又与血的盈亏有关。《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血和则经脉流行",说明了血贵流通而忌瘀滞。血之所以能够环周不息,则赖心气以为动力。所以,心气与心血是维持心藏功能的两个重要困素。神宜清明宁静而忌昏昧躁乱。若由寒热痰瘀阻塞心窍或蒙蔽心包,神明受扰,均可导致神识异常;若由气血阴阳虚衰,或元气精血消亡,神失所依,则多形成神气暴脱。

引起心藏病变的原因,主要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痰饮、瘀、食等几个方面。外感六淫之邪,由表入里,内传及心,是为引起心藏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又以寒热二气最为常见。火热为病,每多内陷心包与内忧心神为病。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热瞀癣,诸躁狂越,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的病变。寒为阴邪,其性收引,侵犯心腑,可使血行不利,发为胸膊,心痛等证。《灵枢‧厥病》所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即由寒邪犯心所致。心为君主之官而主神明,若因精神情志过度刺激,即可影响心神而发生神志病变。故《灵枢‧口问篇》说:"悲哀忧愁则心功。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其它如禀赋不足,房劳过度,成久病藏俯虚弱,以致生化不足,使心体失养,阴阳失调;饮食不节,内生湿热痰火,蒙蔽心包;或水饮内停,阻遏心阳;或由气虚、气滞、气寒以及内外损伤等原因造成气滞血瘀,心脉受阻,都可导致各种心藏病变。

小肠病变,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心经火热下移所致。前者多由寒湿内侵,后者多呈小肠实热。

治疗心藏病变,当注重恢复气血阴阳之协调,应着眼于心脉宜通,心神宜安两个方面。补益气血阴阳诸法,常与行血安神并用,盖即此意。因痰瘀火热所致实证,则多以涤痰开窍,活血化瘀,清心泻火为法。

上一節 大肠虚寒
心气虚弱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