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津液是包括津和液在内的液态精微物质的总称。津腋来源于水谷,分布于全身。其质有清稠之不同,质清而稀薄者为津,质浊而稠厚者为液。津主要分布于肌肤体表,以荣泽皮毛,润养肌肤,滋润空窍,运行于血脉之中,为血的组成部分。液则主要内渗于脏腑,以濡养内藏,充养骨髓、脑髓和滑利关节,同时也有润养肌肤、空窍的作用。故《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凑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曲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津液总的属性为阴,故常称作"阴津"或"阴液",若分而言之,则津又属阳,液则属阴。津液之见于外则为汗、泪、唾、涕、尿等。

总之,潍液来源于水谷精微,在生理上都具有滋养和润泽作用,是构成人体"正气"的重要成分之一。津相液彼此又可以相互转化与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密切关联,很难截然分开,故常常津液并提。当津液的生成转化,流行敷布及其生理功能,因病邪侵袭或其他因素影响而失常时,即可发生病变,从而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甚至生命的安危,它主要表现为津液不足和津液停蓄两个方面。因此,津液病变的发生机理和演变规律,就是津液病机。

《内经》对津液的生成、气化、运行、分布,以及生理作用、病理变化等,曾广有论述。首先关于津液的生成,认为津液来源于水谷,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化为精微,再经脾的吸收和运化、输布,肺气的通调宣发,肾的摄纳、蒸腾和三焦阳气的温煦流行,从而运行于人体的上下内外。津液在全身发挥濡润滋养作用之后,则下达于肾,经肾气"济泌别汁"和分别清浊,一方面将其中清的部分,经肾阳蒸腾上达于肺,再由肺气宣散敷布于全身;另一方面,又将其中浊的部分下注膀胱,成为尿液,通过小便排出体外。《内经》把津液的这一气化过程概括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关于津液的化生、敷布、吸收、排泄等调节功能,除了肺、脾‧肾三藏外,三焦也起著主要作用。《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这些记载说明,通过三焦把肺、脾、肾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津液化生、吸收、敷布和排泄的系统,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利者,为液"《灵枢‧五癃津液别》)。只有三焦气机调和,才能宜通水液,灌溉周身。如果"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五癃津液别》)。

关于津液的生理功能,首先是"津血同源",即津液能变生血液。故《灵枢‧痈》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其次是津液能化生精和髓。故《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五谷之津气,和合而为膏者,内渗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阴股"。《灵枢‧口问》又说:"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不仅如此,津液还能化气载气。津液虽为气所化生,但气属阳,津液为阴,气必赖津液(和血液)的运载,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而津液之正常运行和敷布,又必得气之宣散和统摄。故津液和气之间,是津源于气,津可化气,气聚津生,气化津行,气能摄津,津气不相离。此外,津液还能调节机体阴阳,使之维持"阴平阳秘"的状态。在生理状况下,反映在通过津液气化、固摄,调节汗和尿液分泌的多少,适应自然界寒热的变化。"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在病变发生时,如高热不已则汗出,以发泄阳邪,故《素问‧热论篇》说:"暑当与汗皆出,勿止",同时尿量减少,以避免津液的过多耗损。

关于津液的病理,《内经》也作了论述,包括津液缺乏和水液停聚两个方面的病变。如《灵枢。决气篇》说:"津脱者,膝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曲伸不利,色天,脑髓消,耳数鸣"。大汗,面色苍白、耳鸣、曲伸不利等,都是津液丧失的表现。至于水液停聚,则是肺、脾、肾功能失于协调,使津液运化失常,停滞体内,泛滥全身,多发生为水、湿、痰饮等病理变化。此在痰饮病机一章加以详述。继《内经》之后,《伤寒论》比较全面和系统地论述了津液的病理变化,存护津液的措施,以及津液病变对疾病转归、预后的重要意义,较之《内经》是一大发展。《伤寒论》提出了"亡津液"、"津液内竭"、"津液越出"等病理。在判断疾病的传变、转归和预后方面,处处以津液的存亡为依据,说:"津液自和"、"津液得下"、"津液当还入胃中"等,都主病情"必自愈"。因而十分强调保护津液,指出"津液内竭,虽(大便)鞭不可攻之"。发汗祛邪,"不可令汗出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这些都反映出珍惜津液的观点。此外,还注意到小便的畅利与否,是反映津液存亡的病机,说:"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得小便利,必自愈","小便利者,其人可治"。相反,"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并确立了疮家、淋家,蛆家等津液损伤的病变,不可汗、下、温针、火攻等治疗禁忌。隋唐时期,对津液不足和运化、敷布障碍的病机认识更为深入。《诸病源候论》列有许多与津液病变有关的专章,如《虚劳诸病候》、《小便病诸候》、《痰饮病诸候》、《水病诸候》、《三焦病候》和《热病诸候》、《温病诸候》等。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精辟而形象地描述了津液在人体的重要性是"万物秉形,非水不育";津液在人体的流行、分布为"浮天载地,高下无不至";其营养濡润作用和排泄废水浊液功能,是"可以荡涤滓秽,可以浸润焦枯"。金元四大家在津液病机的阐发方而有更大发展。如刘河间对当时滥用辛温药物,仍津耗液的流弊极力加以矫正,提出辛凉解表和泻热养阴的冶法,对后世温病重视存津液以很大启示。尤其在所著《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诸涩枯,干劲皱揭,皆属于燥",补充了《素问》病机十九条对燥邪致病伤津之缺失,实为津液病机认识上的一大进展。朱丹溪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强调注意保存津液,系统阐发了阴虚火旺的病机,为后世滋阴法的运用奠定了基础。明清两季,随看温病学说的兴起和发展,对温热病保存津液的认识和方法,也有了长足的进展。如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谈到津液在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性时说:"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剂不至掣肘,愈后亦易平复"。喻嘉言则指出:"病温之人,邪却而阴气犹存一线者,方可得生"。这里所说的"阴",实即包括津液在内或以津液为主的统称。喻氏还创造了"清燥救肺汤"等滋阴养液的著名方剂。叶天士《温热论》指出:"邪热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明确提出温病伤津耗液的特点。同时还论述了"胃津伤"、"胃津亡"和"肾阴涸"等病机和证治,提出了"甘寒益胃"和"咸寒养阴"的治疗原则。吴鞠通对温热病亡阴或亡津液的病理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认为温热病的发生,无论是新感或伏邪,都易化火化燥,销灼津液,因此,津液的存亡是决定温热病预后安危的关键。在治疗上,处处防止因误汗、误吐、误下而更伤津液,采用生津增液护阴的方药以救阴存津。并提出"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理"和"其耗之未尽则生,尽则阳无留恋,必脱而死也"(《温热经纬》)等精辟论断。总之,津液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重要意义,可用喻嘉言的言论作为概括:"内充脏腑,外灌形骸,津多脉盛,津少脉衰,津结病至,津竭祸来"(引自《温热经纬》)。

津液不足的发生原因,可以概括为内因相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内伤)主要有两点。其一,摄入和生成不足。如因饮食失调或劳倦所伤,或其它脏腑疾病等导致脾胃虚弱,饮食衰少,或由阴虚气弱,阴寒凝滞,水湿痰饮停阻,便脾不健运,津液生化不足。其二,为津液损耗过甚。如阴虚内热,阴不敛阳,津液内消外泄;或由表虚卫气不固,常自汗出;或由消渴,小便频数量多;或由泄泻、呕吐过度,均可致津液耗伤减少。其他如慢性失血、归女下日久等,都可耗伤津液而引起津液不足。外因(外感)方面,主要是外感暑、热、燥、火等温热病邪,直接销灼津液,或逼迫津液外泄而导致津液损伤。吴鞠通说:"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上焦篇第二条),"盖热病未有不耗阴者"(《温热经纬》)。此外,亦有因治疗不当,误用汗、吐、下、利尿或辛温燥热等治法,使津液亡失而造成不足。如《伤寒论》说:"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186条)"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此为津液内竭"(235条)等等,都说明汗、下、吐、利是津液丧失的主要途径,内伤津液不足常易招致外感病邪,而外感温热病邪又加重津液的亏耗,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津液亏虚耗伤,进一步可导致气、血、精髓等方面的病理变化。其一,若津液丧失或津液不足,则气无所附。其轻者,常见津伤及气而气津两伤、或气液两伤。重诸,气随津液外脱而致津伤气脱、气液俱亡的危重演变。故凡阳虚卫气不固及气虚之体,禁用发汗伤津耗气,以免"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伤寒论》90条)。其二,由于津血同源,互相资生,故津液的不足或损伤,可引起血虚、血燥和血瘀不行等病理。其三,津液亏损可引起阴精(包括髓)不足,脏腑组织失于濡养,导致脏腑阴惰亏虚。其四,滓液帖涸可以引起脏腑内燥,以及因水不制火,阴不潜阴,水不涵木而水亏火浮,阴虚火旺,虚阳上亢,甚至虚风内动,发为痉厥等。若津液严重丧失,可因之津液而"亡阴"。又可因"亡阴"导致阴阳不相维系,继之出现津竭"亡阴",或由亡津液而直接引起津竭阳亡,阴阳离绝。故吴鞠通总结的温病"死证"五条中,由于津液亡失而致者就占了二条。即"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灼津液,涸尽而死也",足见津液的存亡对疾病转归和预后的直接意义。但若顾护得宜,滋养有方,或祛邪及时,调理有法,病情亦可逐渐向愈,这就是《伤寒论》所说"阴阳自和""津液自和"必自愈的转归。津液不足和津液耗亡,一般表现有面色萎滞不泽,唇红口干、咽干、口燥而渴,目涩,齿燥,皮肤粗糙脱屑,毛发枯槁不荣,肌肉瘦削,心烦易怒,大便燥结,小便短少,舌质红绛不润或溃烂,舌苔干燥少津或少苔,脉多细数等症状。津液不足的治疗大法:一为甘寒生津,并多伍以益气之品,益气生津或津气双补;二为甘寒合咸寒,生津养液;三为甘酸化阴。此外,还有甘凉濡润、咸寒滋润等法。

上一節 精隧阻塞
脏腑津亏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