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此型体质如遇寒凉则血脉凝涩,血行不畅,则为痛为胀。也有血热妄行、血溢脉外而致瘀者。临床常见肤色晦滞,口唇色紫,眼眶暗黑,爪甲枯槁,肌肤甲错,或现赤丝红缕瘀斑,脉沉涩弦紧,舌多瘀点。发病后多见痞闷作胀,痛有定处,或有时出血,或症痿积聚。血瘀日久可化热内蕴,此时对温热燥火尤为敏感。

上述五种病理体质的易感性以及传变趋势,均是相对而言。所谓某种体质类型易感某种病邪,只是指其较大的可能性与倾向性而言,并非必感某邪而不感他邪。既病之后,则所患病证的性质往往与外邪和体质类型的综合影响有关。以风淫为例。风邪中人,则得风病。如作用于素体阴虚内热者,则常为风热见证;作用于素体阳虚外寒者,则常为风寒见证;作用于素体痰湿内盛者,则常呈风湿见证等等。其病变发展趋向和传变过程则往往取决于体质因素。如寒邪中人而易得寒病,素体阳虚者,病多从寒化,或表寒特甚,或直中于里,或入里寒化。素体阴虚者,如中寒邪,虽以寒病为其始,但往往有化热伤阴之倾向,或为表寒里热,或入里化热。如素体湿甚者,则往往形成寒与混合的病理过程,寒湿或在肌肤,或在上焦,或在中焦,或在下焦等等。所谓"同气相求"之病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的各种体质类型对六淫病邪相应的易感性,和感邪以后发病类型与传变趋势的倾向性而言的。

关于体质与方药宜忌,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病同人异论》中说得十分明确:"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惟无效,反而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夫七情六淫之感不殊,而受感之人各殊,或气体有强弱,质性有阴阳,生长在南北,性情有刚柔,筋骨有坚脆,肢体有劳逸,年龄有老少,奉养有膏粱藜霍之殊,心境有忧劳苦乐之别,更如天时有寒暖之不同,受病有深浅之各异,一概施治,则病情虽中,而于人之气体近乎相反,则利害亦相反矣"。由此可见体质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故处方用药必须照顾到体质之宜忌,如气血素虚体质忌破气药,痰湿体质忌滋腻药,阴虚体质忌辛燥药,阳虚体质忌苦寒药,瘀血体质忌收涩药等,这些方面都是临床上应当注意的问题。

(匡调元)

上一節 痰湿体质
情志病机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