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痰和飲,都是津液病變。凡津液失常而變稠濁粘厚以形成病變者,稱為痰;因津液不得輸布運化,蓄積停聚而形成病變者,稱為飲。前者其質稠濁,後者其質清稀。由於痰和飲在病理上每多相伴為病與互相影響,故常痰飲並稱。二者既是疾病的病理產物,又是引起病變的致病原因。痰飲病機就是關於痰飲形成及其致病機理與傳變規律的理論闡釋。

飲之說始於《內經》。如《素問‧五常政大論》有"水飲內蓄";《六元正紀大論》有"太陰所至,為積飲痞膈"。《金匱》提出"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在《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篇》中,關於飲的論述共41條,治有四大法,十九方,為水飲病機學說奠定了基礎。隋唐以後,則在仲景水飲基礎上補充了痰。如《諸病源候論‧痰飲病諸候》突出地論述了痰的病因病理。但這些方書,包括《千金》、《外台》,都是把痰和飲混在一起論述的,沒有嚴格界限。直至宋代楊仁齋《直指方》才將"痰"和"飲"作了明確的區分。如說:"痰之與飲,其由自別,其狀亦殊,痰質稠粘,飲為清水。"金元四大家則著重在痰方面作了較大發揮,並提出了一些特殊見解。特別是朱丹溪認為"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所以要根據痰所在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質予以治療。他說:"脾虛者,宜補脾氣;……痰在脅下,非白芥子不能達;痰在皮裡膜外,非薑汁、竹瀝不能導;痰在四肢,非竹瀝不能升。……"到了明清時代,對痰的論述,日趨完整。如張景岳說:"痰有虛實之分,……善治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補天之手。"這就進一步提出了針對病因預防治療之說,這是前人所沒有專門提及的。清‧喻嘉言論痰的形成及其致病之由說:"若五經不並行,……一有瘀蓄,即為江河回薄之處,穢莝叢積,水道日隘,橫流旁溢,自所不免。"葉、薛、吳、王等溫病學家則論述了痰熱濁邪,上蒙清竅引起的一係列危證,創立了清熱滌痰、開竅避穢的治療方法,並在病機上提出了新的認識。

從上述痰飲病機的概念和沿革可以看出,痰和飲涉及的範圍是很寬的,但界限是明確的,而且飲的學說在漢代就規模大備了,痰則從隋唐以後才漸趨完善。所以《雜病廣要》說:"古方詳於飲而略於痰,後世詳於痰而略於飲。"不僅痰和飲有明確的區別,而且痰還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之痰,即指出於咽喉口鼻的涕唾涎沫。如《雜病廣要》說:"今之痰者,古之云涕云唾云涎云沫是也。"廣義之痰,則泛指因津液發生病變所導致的痰證。如《明醫雜著》說:"人之一身,氣血清順,則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惟夫氣血濁逆,則津液不清,薰蒸成聚而變為痰焉。"痰和飲在病機上有相同的地方,有不相同的地方。飲的產生,主要是因水濕為病,由脾而及腎,其質清稀,多停聚於胃腸,上射於肺,旁及脇肋,外溢肌膚。痰的產生,主要是人體各邪的津液發生病變,責在五臟之傷,其汁稠濁,其性隨氣升降,無處不到,故來去無定,聚散無常,遍及全身內外,為病多端,怪證百出。但二者的病機都是水液的變化,都關係到脾、肺、腎的氣化功能失常。

上一節 志病病機
痰飲的發生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