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痰和饮,都是津液病变。凡津液失常而变稠浊粘厚以形成病变者,称为痰;因津液不得输布运化,蓄积停聚而形成病变者,称为饮。前者其质稠浊,后者其质清稀。由于痰和饮在病理上每多相伴为病与互相影响,故常痰饮并称。二者既是疾病的病理产物,又是引起病变的致病原因。痰饮病机就是关于痰饮形成及其致病机理与传变规律的理论阐释。

饮之说始于《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有"水饮内蓄";《六元正纪大论》有"太阴所至,为积饮痞膈"。《金匮》提出"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在《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关于饮的论述共41条,治有四大法,十九方,为水饮病机学说奠定了基础。隋唐以后,则在仲景水饮基础上补充了痰。如《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突出地论述了痰的病因病理。但这些方书,包括《千金》、《外台》,都是把痰和饮混在一起论述的,没有严格界限。直至宋代杨仁斋《直指方》才将"痰"和"饮"作了明确的区分。如说:"痰之与饮,其由自别,其状亦殊,痰质稠粘,饮为清水。"金元四大家则着重在痰方面作了较大发挥,并提出了一些特殊见解。特别是朱丹溪认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所以要根据痰所在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予以治疗。他说:"脾虚者,宜补脾气;……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痰在皮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能导;痰在四肢,非竹沥不能升。……"到了明清时代,对痰的论述,日趋完整。如张景岳说:"痰有虚实之分,……善治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这就进一步提出了针对病因预防治疗之说,这是前人所没有专门提及的。清‧喻嘉言论痰的形成及其致病之由说:"若五经不并行,……一有瘀蓄,即为江河回薄之处,秽莝丛积,水道日隘,横流旁溢,自所不免。"叶、薛、吴、王等温病学家则论述了痰热浊邪,上蒙清窍引起的一系列危证,创立了清热涤痰、开窍避秽的治疗方法,并在病机上提出了新的认识。

从上述痰饮病机的概念和沿革可以看出,痰和饮涉及的范围是很宽的,但界限是明确的,而且饮的学说在汉代就规模大备了,痰则从隋唐以后才渐趋完善。所以《杂病广要》说:"古方详于饮而略于痰,后世详于痰而略于饮。"不仅痰和饮有明确的区别,而且痰还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之痰,即指出于咽喉口鼻的涕唾涎沫。如《杂病广要》说:"今之痰者,古之云涕云唾云涎云沫是也。"广义之痰,则泛指因津液发生病变所导致的痰证。如《明医杂着》说:"人之一身,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惟夫气血浊逆,则津液不清,薰蒸成聚而变为痰焉。"痰和饮在病机上有相同的地方,有不相同的地方。饮的产生,主要是因水湿为病,由脾而及肾,其质清稀,多停聚于胃肠,上射于肺,旁及脇肋,外溢肌肤。痰的产生,主要是人体各邪的津液发生病变,责在五脏之伤,其汁稠浊,其性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故来去无定,聚散无常,遍及全身内外,为病多端,怪证百出。但二者的病机都是水液的变化,都关系到脾、肺、肾的气化功能失常。

上一節 志病病机
痰饮的发生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