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机 » 六气病机 » 六气相兼与从化病机
【內容】

自然界六气变化,非常复杂,且常有反常的情况。故六气致病中,更多二种或多种邪气相兼为病。六气之间又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六气从化。六气伤人,其转化趋势,与人体阴阳之气的偏盛偏衰密切相关。在阳旺或阴虚之体,外邪易于化热化燥;于阳虚或阴盛之质,则外邪易从寒化。同一邪气侵犯人体,其病理变化可以因人而异,有化寒化热的不同,而人体水火的偏胜偏衰,则是邪气从类而化的关键所在。现对六气相兼和从化的常见病机,作如下讨论。

(一)风寒相兼与风从寒化风为春令主气,寒为冬令主气,二者何以相兼?皆因风为百病之长,因时均有,故兼它气为患。而气候变化时有反常,如春应温而寒仍在,即所谓非时之气,或于初春尚有余寒,此时,风之与寒即可相兼为患,故多风寒两感。其病机特点为风寒外袭,卫阳被郁,肺失宣降,上窍不利。至于风从寒化,是风气为病的一种转化形式。其病机特点是多发生于素禀阳弱内寒,且于冬令受风,外内合寒的条件,促使风从寒化之故。参阅前述"寒气病机"节。

(二)风热相兼与风从热化春月风气司令,其气已温,但若过热,是为非时之气,此时之风,必兼热气,人若感之,即为风热。其病机特点为风热外受,卫气失宣,肺失宣降,又多化燥伤阴并上扰清窍的变化。风从热化,是风气为病的另一种转化形式。其病机变化特点是多发生于素质阳旺阴虚,又于季春三月,或冬应寒而反温之时感受风邪者。此时,外界气候之热与体内阳旺之气,促使了风从热化。

(三)风湿相兼与寒化长夏淫雨、气候潮湿,此时之风,每多兼湿;或居处卑下,环境潮湿,或汗出沾衣,复受风邪,亦易风湿相兼,侵袭人体,人若受之,即病风湿。其病机变化是风湿相兼相搏,常风邪伤卫,湿留关节。风湿相兼、侵袭人体,久留体内,可因体质之阴阳偏盛偏衰,外界气候之或寒或热,以及饮食、药治之偏温与偏凉,而使风从寒化或从热化。风湿从寒化,多发生于素质阳弱阴盛之人,或病在冬令,寒气大盛;或恣食生冷、靳伤脾胃之阳;或药治失宜,过用寒凉等情况。风湿从寒化,形成风寒湿三气合邪,或滞于经络,或困阻脾胃,引起多种相应的病机变化。

(四)寒湿相兼与寒湿化热若久冒雾露,环境潮湿,复感寒邪,或阴盛之体为湿所伤、湿从寒化;或恣食生冷,药过寒凉,中阳损伤,内湿滋生,并从寒化等原因,均可形成形寒湿相兼为病。其病机变化,一是寒湿外受,损伤肌肉筋骨关节;二是寒湿久留,损伤脾肾阳气。寒湿化热的病机变化主要发生于二种情况:一为寒湿久羁,留而不去,郁久化热;二为寒湿之治,长期使用刚燥之剂,辛热过用,促使寒湿化热。一般说来,寒湿化生之热,多带有局限性和暂时性,极少寒湿转化为纯然火热的病理者。其局限性是指所化生之热,主要是在寒湿病变基础上,出现局部的热象,而非完全转化为火热。暂时性是指寒湿的局部热化,为时不长,在一定条件下即行消除。寒湿化热的病理表现为局部关节的红肿热痛,或于寒湿证候基础上,出现口干欲饮、咽部干痛、小便热黄、大便结躁、舌红少津、脉现数象等症状。

(五)湿热相兼与化火化燥长夏初秋,霉雨浸淫,天热下逼,地湿上蒸,湿热气交,相兼为患,多从口鼻或肌表侵入人体。或素禀阳旺,湿从热化,或湿邪久羁,蕴蒸化热,或过用温热药物,湿邪化燥生热等,均可致湿热相兼为病。其病机变化:一是湿为阴邪,其性粘腻,起病隐袭,缠绵难已;二是病变过程中,多郁阻脾胃;三是有湿偏胜、热偏胜之不同演变,湿偏胜者,可见热势不扬,持续不退,早轻暮重,神情困顿,嗜睡,胸腹满闷不适、渴不欲饮等症状。热偏盛者,可见热势稽留,汗出不解,烦躁,口苦,口秽喷人等症状。如湿热上壅,郁闭肺气,可为咳为喘;上蒙心包,则神识朦胧,时昏时清。如湿热下注,使膀胱气化失常,可发生淋痛、癃闭;使大肠传导失司,则便秘或下利。如湿邪薰蒸肝胆,使其疏泄失职,胆汁溢于肌肤,可发为黄疸。湿热化火化燥的病机变化,一是身罹湿热而热邪偏胜,更兼阳气素旺,或药治过热,导致湿热化火化燥;二是一般的湿热困阻脾胃,或内科杂病之湿热证化火化燥后,其病机演变特点与火气、燥气病机类同。若湿热夹温邪化火化燥,可深入营血,或内陷心包,或木火相煽,引动肝风;或损伤肠络,大便下血,其病理演变最为迅速。

(六)暑湿夹秽暑湿夹秽多发生于夏秋之间,良由天暑地湿,两相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混于内,人若受之,由口鼻而入,直犯膜原。其病机变化,一是暑湿夹秽,骤袭脾胃,交阻于中,困遏气机,可见胸腕痞闷、烦躁呕恶等症状,二是暑湿内著、郁遏清阳,或蒙蔽清窍,可见神昏耳聋等症状。三是暑湿夹秽有偏暑、偏湿之不同,偏于暑者、热势高,偏于湿者、秽浊重。

(七)暑兼寒湿多由夏月感受暑热,复因乘凉饮冷,为寒邪所侵而引起。其病机变化主要是暑邪为寒湿内郁,引起暑湿内阻18中焦,寒邪束于卫表,发生头痛、恶寒、发热、无汗、皖闷、泄泻、心烦等症状。

(八)寒热相兼与从化多因热邪久留,复受寒邪,或身患寒证,再感热邪,同时寒热在一定条件下又可相互转化,而发生寒热相兼的病机变化。其中,可以分为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寒里热、表热里寒四种病理演变。

上热下寒的病理变化常由病因之寒热错杂,病理上阴阳之气不能协调,致使阳盛于上、阴盛于下使然,同时出现上部有热、下部有寒的病变。可见目赤、鼻干、咽痛、口苦、胸中烦热、呕吐频频等上热症,又见腹痛喜暖、大便稀薄、小便清长、下肢发凉之下寒症。上寒下热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寒热病邪,相兼或交错侵袭,人体阴阳上下逆乱,而致阴盛于上、阳盛于下,同时表现上部有寒,下部有热的病变。可见胸背发冷,或胸腕冷痛,喜暖畏寒,饮食不化,泛吐清水,暖腐胀秽等上寒之症,又见下肢赤肿热痛,大便秘结或便溏肛灼,小便淋涩等下热症状。表寒里热的病机变化,常发生于本有内热、又感外寒,或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的情况,而以外寒束表与热邪内郁的病变同时存在为特点。表热里寒的病机变化,多发生于素有里寒,复感外热;或外感风热,尚未解散,又因过用寒凉而损伤脾胃阳气者,而以风热外感与阴寒在里的病变同时存在为特点。

关于寒热从化,在其为病过程中,主要以邪正力量对比而定,可以出现寒从热化或热从寒化。寒从热化病机特点主要是正气充实,阳气素旺,感受寒邪,郁久化热;或寒气为病,正气渐复,阳复太过,亦可促使寒从热化。寒从热化,即由阴转阳,一般属病机向愈的转化。至于热从寒化,其病机演变,多为素体阳弱,或寒凉过剂,或误施汗、吐、下法,阳气更损所致。热从寒化,有渐化者,有骤化者。如温病高热,因大汗不止而阳随汗泄,或吐泻过度而气随津脱,随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虚烦不安,脉象沉迟,此即热从寒化之属于骤变者。也有热从寒化过程中,先出现寒热相兼的病机,再全然化寒,此属渐化者。可参阅"寒热相兼"病机节。

(九)湿郁化热与湿从寒化无论外湿侵入体内,或是脾虚化生内湿,若久羁不解,每随阴阳之气偏盛偏衰而导致化热或化寒的变化。湿郁化热的病机变化,多是湿气内留而素禀阳旺,或过用温燥,或饮食偏嗜辛辣肥甘等引起。常先见湿气致病之症,继而渐见热象。如未全化热者,可参见"湿热相兼"病机;湿全化热者,则与"火气病机"类同。湿从寒化的病机变化,常是湿气久罹而素禀阴盛,或过用寒凉,或饮食偏嗜生冷等引起。一般先见湿气致病之征,逐渐出现寒湿相兼之象,而极少纯寒无湿之变化。湿从寒化,可参阅"寒湿相兼"病机。

(十)燥从热化与燥从寒化燥气进入人体,随着体质的阴阳偏盛偏虚,以及时令气候的影响,可以出现燥从热化与燥从寒化的情况。

燥从热化喻昌谓:"火就燥",并认为燥气"同于火热"(《尚论后篇‧尚论四时》)。吴鞠通也说:"燥气……化热伤津。(《温病条辨,沈目南燥病论》)。这主要是就燥病过程中,可以出现火热和阴伤之病理变化而言。燥气化热,多发生于阳旺之躯或素质阴虚者。阳气素旺,六气皆易化火,故感燥气每多向热转化;阴虚者,阳常亢,亦多导致燥气化热的转归。此外,燥气化热与否,尚与气候寒暖密切联系。如费伯雄说:"初秋尚热,则燥而热"(《医醇剩义》)。俞根初亦云:"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通俗伤寒论》)。说明初秋之时,正值盛夏之后,气候尚热,更兼久晴无雨,秋阳曝晒,其炎烈不啻酷暑,此时之燥,伤人多从热化。燥气化热生火后的病机可参考"火气病机"相关部分。

燥从寒化吴鞠通云:燥气寒化,乃燥气之正,说明燥从寒化并不少见。燥从寒化的病理,以阳气素虚或素票阴盛者为常见。因阳虚或阴盛者,恒多内寒,故感燥气,亦多向寒转化。燥气寒化与否,尚与气候冷热相关,如深秋之时,已近初冬,渐入寒令,气候已凉,此时之燥,伤人易从寒化,而为凉燥,甚而为寒。寒冷之气又可使水液凝而不润,加重燥的病变。燥气入里而成寒化者,其病理变化可参考"寒气病机"有关部分。

(十一)内外合邪六气病机,在其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每多内外合邪的病理。如外风内风,外寒内寒,外湿内湿,外燥内燥,外热(火)内热(火)。合邪为患,常呈现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现分叙于下。

  1. 外风内风合邪此种病机大体上又可分为外风引动内风、内风复感外风两种。外风引动内风可发生在内伤杂病及皮肤病中。在内伤杂病中,如素体脏腑失和,阴阳偏颇,气血逆乱,阳气偏亢,更兼调摄不慎,为风邪所伤,引致阳升无制,肝风内动,挟痰挟火,载血上逆,或蒙蔽清窍,则为中脏腑,横窜经络则为中经中络。在一部分顽固性痿痒性皮肤病中,常有"血虚生风"的病理存在,此时复感外风,往往导致内风燥动,而引起急性搔痒发作。内风复感外风,是指已有肝风内动者,复感外风,如中风病新增感冒,"血虚生风"之病复感新邪,皆属此类。总之,外风引动内风与内风复感外风,主要是从病机演变过程的不同环节来区别的,均属于外风内风合邪。
  2. 外寒内寒合邪此种病机引分为外寒引致内寒及内寒招引外寒二种情况。当人体失于养慎,外寒侵袭,失于解敬,惭次入里,羁久不去之时,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伤既久,每致阴盛而生内寒,遂致内外合寒。也有内寒素盛者,阳气必虚,阳气不布,则肤表腠理失于温煦,而卫外不固,往往易感寒邪,引起内外合寒的病理变化。可参阅"寒气病机"一节。
  3. 外湿内湿合邪湿气病机之外内合邪,亦有外湿引致内湿及内湿招引外湿之分。外湿为患,虽以肌表经络受病居多,但湿为阴邪,重著黏滞,缠绵难解,且脾属土,湿为土气,同气相求,故湿邪久留,每致困郁或损伤肿阳,而致升运失职,水谷精微不得布散,聚生内湿。此时,肌表经络之湿尚存,更添新生内湿,而成为外内合湿的病理。外湿侵入人体,固与气候、居处潮湿密切相关而尤以脾湿素重者易于发病。其病理则如尤在湿所云:"中湿者,亦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故其人平日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由是气化不一而湿浸于外,外内合邪"(《金匮心典‧痉湿暍篇》)。湿气之内外含邪病机可参阅"湿气病机"一节。
  4. 外燥内燥合邪燥气病机之外内合邪,亦有外燥引生内燥及内燥易感外燥之不同。燥同火热,易耗阴液,燥胜则干,每致津液匮乏。外燥犯表,如渐深入,损伤肺胃,肺津被伤,可使肺气不得宣降。若肺气不宣布津液,则肢体失养,干枯瘦削,萎废不用;肺气不降则气逆为喘;且燥热伤肺,可使治节失权,津液失于宜散,而水液直趋于下,为小便频数,如此则津液更耗,干燥益著。上燥不解,渐传中焦,胃津亏涸,即成胃燥。或胃气上逆而呕吐、呃逆;或邪热杀谷而消谷善饥、渴欲冷饮等。素禀阴虚或血虚内燥者,于秋季每易为外燥所伤而成内外合邪。石寿棠对此种病机论述颇为清楚,他说:"凡此燥病,多生于阴亏之辈,劳苦之人,夏月炎蒸,液为汗耗,水竭金枯,里气已燥,以燥感燥,同气相求,最为易易"《医原‧燥气论》)。燥气伤人,内外合邪,其病机参见"燥气病机"一节。
  5. 外热(火)内热(火)合邪这种病机,亦可分为外热导致内热(火),及内热(火)复感外热二种情况。前者主要见于外感温热病证的发展过程中,如温邪外受,失于凉散,而致热邪入里,甚则化火伤阴,以致火热内炽。其病机特点是,既有外热入里化生壮火的一面,同时也有肾阴欲竭、阴不制阳、虚火上炎的因素,此即所谓外热导致内热,内外合邪的病理。素有内热(火),复感外热而致内外含热者,如在外感热病中之春温、伏暑,均系先受热邪(或寒邪化热),未即发病,潜伏体内,至春或秋,复为新感温热之邪诱发伏热,遂至起病之初,即有表里俱热之病理。在杂病中,如平素肝火内盛或素有阴虚内热的病变,亦易复感温热之邪。尤以后者更易招致温热之邪所伤,而形成内外合热的病变。内外合热之病理,可参阅"外火及内火"病机。
(刘盛斯)

上一節 脏腑实火
六经病机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