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六经病机,是指广义伤寒一类外感热病的病机变化。

《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说明伤寒有广义与狭义之别,狭义伤寒是五种之一的伤寒,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伤寒论》六经病机着重阐述广义伤寒的病机变化,并提出辨证论治的系统理论。

《伤寒论》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习称三阳),太阳、少阴、厥阴(习称三阴),是在《素问‧热论》三阴三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有充实与发展。两相比较,《素问‧热论》六经专主经脉为病,只论述了六经的热证、实证,而未论其虚证、寒证;《伤寒论》六经的范围广得多,正如柯韵伯所说:"凡风寒湿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热寒,虚实,无乎不包。"不专主经络为病(《伤寒论翼‧六经正义》)。

其实,《伤寒论》并无"六经"提法。宋,朱脓《活人书》把《伤寒论》三阴病三阳病解释成经络之病,首创"六经"之说,指出"六经"即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并说"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张景岳、汪琥等推广至手足十二经。这便是解释三阴病三阳病的证候、病机、传变、转归和实质的经络说。后遂相沿习称三阴病三阳病为"六经病"、"六经辨证"、"六经病机"……。但对六经的病理实质历代均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与探讨,现择其主要者作一简要介绍。(1)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主"病因说"(寒毒说)。认为一切外感热病都是由于感受"寒毒"引起的,只不过是由于感受邪气的时间不同、人的体质不同,以及发病的季节不同,而表现出伤寒、温病、湿病等不同的病证及其病机变化。庞氏在病因上强调"毒"的概念,在发病上强调"体质"的意义,而病因与发病直接影响到病机变化。这是庞氏的独特见解,(2)宋‧许叔微《伤寒发微论》持"八纲说"。认为伤寒六经实质是辨别证候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属性,而其中阴阳又是"纲中之纲"。其实,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既是辨证的纲领,也是六经病机最基本的内容。(3)明‧方有执《伤寒条辨》主"三纲鼎立说"(即风寒伤营伤卫说),并得到明末清初喻昌《尚论》的发挥。认为"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是伤寒六经的三个大纲,实际上是对外感热病的发病及其病机演变规律的概括。这是由于邪气所伤的病位层次不同而引起的。即喻昌所云:"三者之病,各份疆界"之义。后来,清,柯韵伯强烈反对"三纲鼎立说",都是以不同的实践为基础,对伤寒发病和病机演变的不同认识的争鸣。(4)清‧张志聪持"气化说"(即六经气化学说),并为后来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解》等大加发挥。其主要内容是用六气标本中见理论,全面解释六经方证的发生机理、演变规律和治疗意义。由于"气化说"过分"重气轻形",没有密切联系人体脏腑来阐述病机,故未能被临床医家所重视。(5)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提出"六经地面说"。认为"夫忡景之六经,是分区地面",……"若经络之经,是六经道路,非六经地面矣"(《伤寒论翼‧六经正义》),道路是地面中的道路,地面则是一大片区域。伤寒六经概括人体六块大地面,也就是六个大病位。例如,太阳主一身之表,包括人体的整个肤表、肌膜,内含膀胱,还涉及胸中心肺,柯氏以地理作譬喻,对伤寒六经的范围、毗邻关系、邪气出入途径、病机演变作了描述,强调"明六经地形,始得握百病之枢机"。(同前)"六经地面说"的实质是力图把伤寒六经病证及其病机演变,落实到具体的形质结构上,这与"气化说"重气轻形恰恰相反,实践意义也较大,故为后世医家所推崇。(6)近代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提出"六经形层说"。认为六经是概括人体形层深浅的概念。俞氏虽然提出此一学说,但没有运用这一学说系统解释六经方证。近年来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病理层次说",并以之系统解释六经方证是对"六经形层说"的发挥。(7)陆渊雷《伤寒论今释》等,提出"六经阶段说"。认为伤寒六经是外感热病过程中六个病理发展阶段,其所述方证是一定阶段中病理变化的反应形式。(8)"证候群说"。恽铁礁、承淡盒等持此说,认为伤寒六经病是六个大的证候群,其中包含了若干小的证候群。此说在本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最为盛行,现今已少有提及。(9)日本杉原德行《伤寒论新解》主"阴阳多少说"。认为六经病证主要是反映阴阳量的差别,并根据阴阳量的多少来划分与确定的。(10)"六经体质说"。是近年来研究得较多的学说,认为六经病的发生发展是六种不间体质的人疾病时的反应,太阳人害太阳病,阴明人害阳明病等。此说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全面解释疾病的传变、转归,而且容易陷入"体质决定论"。此外,还有"反应状态说"、"神经病理单位说"等。上述种种学说,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深化了对六经病机的认识,互相之间也都是有联系的,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人体以脏腑功能活动为核心,经络根源于脏腑,网络全身,运行气血。伤寒六经虽不能与脏腑经络等同,但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所谓太阳病,属于肤表肌腠失调;阳明病是病在里,多涉及胸中、胃肠;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多涉及胆与三焦;太阴病的病位较深,多涉及脾胃;少阴病的病位更深,多涉及心肾;厥阴病则多涉及肝经。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失调,也就是人体气化过程紊乱,所谓层次、地面,实际上是脏腑经络的分布与辖属;属于疾病的阶段。阴阳的多少等,不过是脏腑经络气化紊乱的表现。它如体质、反应状态等,也是由人体脏腑经络气化的特性所决定。可以认为,伤寒六经病机,是人体在外感热病过程中脏腑经络气化功能的异常变化,它概括了各个发展阶段中,正气强弱,病因属性,邪正盛衰,寒热进迟,病理层次,病势趋向,以及阴阳消长的情况,是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的基础。

伤寒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实际上是按病理反应层次的深浅与疾病变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排列的。这种排列顺序,反映出邪正相争与病势趋向的情况。邪盛正衰则病进,病由表入理,由阳入阴;止盛邪衰则病退而愈,或从阴转阳,由里出表。邪正相争的状况,具体概括为虚实消长;病势趋向,具体表现为寒热进退,所以,虚实消长与寒热进退,实是疾病时阴阳消长这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而贯穿于六经病机变化的始终。由于六经病机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所以,其病理反应层次、性质等都有转化,这种转化,在《伤寒论》里称为"传"、"转属"、"转入"、"属"、"传经"等,而总称之为"传变"。究其传变的形式来说,一般以"表里传"为最多。如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故太阳虚则是少阴,少阴实则是太阳;少阳虚则是厥阴,厥阴实则是少阳,阳明虚则是太阴,太阴实则是阳明,成为六经传变的普遍法则。也有"循经传"、"越经传,"首尾传"等方式,如图:在传变过程中,如两经以上的证候同时出现,称为"合病";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即两经以上的证候先后出现,称为"并病";如证候表现不经三阳阶段,直接表现出三阴证候,称为"直中"。还须知通六经病机传变的条件,主要决定于三个因素:(1)正气强弱,具体主要指津液存亡。病机的传变是"亡津液"的结果,好转、恢复也是"津液回复"或"津液自和"的结果,故津液存亡对病证的转归起著决定性作用。诚如陈修园云:"长沙论,叹高坚,存津液,是真诠。"(《医学三宇经》);(2)感邪轻重与方式。感邪轻者,可出现"阴阳自和"而"自愈,不发生传变。感邪重者,或重感,或表里两感,正气难当,则引起不同方式的传变;(3)治疗当否。治疗不当,称为误治,如误下、误汗、误吐、误利等,主要是挫伤正气而引起传变。

针对六经病机的治疗,不外祛邪与扶正两大法门,其挟正始终贯穿着"扶阳气"、"存津液"的基本精神。一般说,病在三阳以祛邪为主,病在三阴以挟正为主。具体说,太阴病在表,宜汗法,忌攻下,随经入腑,则宜消法(利水、消瘀);阳明病在里,纯证宜清法,腑证宜下法,总之忌发汗、利小便;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宜和解,汗吐下利均为禁法;太阴病宜温中散寒,少阴病寒化证宜急温,热化证当育阴;厥阴寒热错杂,宜温清并用;总之三阴病不可发汗。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