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厥陰包括心包和肝,為六經中的最後一個病理反應層次,也是邪正鬥爭消長的最後關頭。究其傳變由來,一為寒邪直中厥陰,但較少見;二為太陰、少陽病勢日甚,傳至厥陰;三是少陽病因虛而轉入厥陰。

對於厥陰病的病機本質,歷來認識不一。有認為厥陰是兩陰交盡,為陰之極,木質為寒厥;有主張厥陰之上風氣主之,中見少陽火化,本質是熱厥,而亡陽寒厥主要是在少陰病討論;有認為厥陰陰盡陽生,陽氣來復,復氣有太過不及,則病機有寒熱錯雜、陰陽盛復。其實厥陰病中。有熱極之白虎湯、承氣湯、白頭翁湯證;有寒極之吳茱萸湯、四逆輩證;有寒熱錯雜之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證、烏梅丸證。這是由於厥陰為兩陰交盡,緊接著即一陽初生,本陰而標熱,故可寒極而化熱,又可熱極而化寒,"物極必反",極則生變,故兩種"極化"實為厥陰特徵。因此,可以認為,病至厥陰,兩陰交盡,一陽初生,陰陽極其偏頗,二氣不相順接,所以導致厥熱勝復、寒熱錯雜為其基本病機。

熱厥是陽熱盛極,拒陰於外的病理變化。厥指手足逆冷,熱是通身發熱。熱厥常先發熱而後厥,其熱是真熱,寒是假寒,但可以轉化為寒厥而死亡。寒厥為陰寒盛極,真陽衰竭,無陽以溫四未的病理變化。寒厥常無熱而厥,或先厥後熱,如陰盛格陽,殘陽浮越,可出現面赤,身熱等症狀,但其熱是假熱,寒是真寒。藏厥屬寒厥的範疇。寒熱錯雜成厥者,也是厥陰病的特殊之處。一般說,傳經形成者,每因熱極而生寒,熱未已時,正氣即不支,內寒遂生;由直中發生者,則寒極而致陽復發生熱象,寒未已,熱已生,亦令發生寒熱錯雜病機。如忱厥之烏梅丸證,痰厥之瓜蒂散證,上熱下寒之麻黃升麻湯證等均是。

厥熱勝復,是一切厥證邪正消長,陰陽進退的轉變機理。觀察厥與熱的多少,則是判斷一切厥證預後轉歸的指標。所謂"厥"是四肢厥逆,表明陰盛;"熱"是發熱,屬陽亢的機轉。《傷寒論》中熱幾日,厥幾日,就是比較厥和熱的多少而言的。熱厥初期,其發熱為熱揚,發厥為熱鬱,其熱深(甚)厥亦深(甚),熱微厥亦微,稱做厥熱往來。此時不可以熱與厥之多少論病之進退,也不可因熱與厥的時間相等而判斷其"必愈"。但至後期逐漸出現寒多熱少,厥熱勝復,實際上是熱厥同寒厥的轉化。寒厥之"厥"是陰盛,其發熱是陽復。厥多熱少為陽復不足,邪勝正虛,其病為進。厥熱相等,陽復適當,其病當愈。厥少熱多為陽復太過,仍屬正勝邪卻,預後佳良。但厥無熱,是陰長陽消,邪勝正負,預後嚴重,屬"厥不止者死"的範圍。

上一節 氣鬱成厥
寒熱錯雜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