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機 » 衛氣營血病機 » 血分病機 » 耗血動血
【內容】

吳又可《溫疫論》指出,溫熱疫邪之傷人,"始而傷氣,繼而傷血",傷血的程度有"氣消血耗"與"血竭氣耗"等等。葉天士《溫熱論》則指出,"入血就恐耗血、動血"。《傷寒論》更提出熱病"亡血"的病變。以上諸家論述,均明確論及熱邪深入血分,除失血、動血外,還有傷血、耗血的病理特點,並分出輕者為血傷、血耗,重者則血竭、亡血等不同程度。至於血液傷耗的原因,除因血絡損傷、血液外溢而致的直接消亡外,還有熱邪煎熬而耗傷者。此外,血與營陰津液關係十分密切,後者又為血液資生之源,所以熱邪耗傷津液與消灼營陰,亦可間接引致血液的虧耗。最後,由於血為陰精之一部,亦為陰精化生之源,故血的傷耗,亦可導致陰精之不足。輕者可見低熱消瘦,手足心熱,脈虛神倦,舌乾紅少津或舌絳無苔,肌膚枯燥,或呈陰虛火旺,心腎不交等證;重者則因血不養筋,陰不潛陽,而發生血虛生風、虛風內動的病變。《通俗傷寒論》何秀山曰:"非真有風也,實因血不養筋,筋脈拘書……故名曰'內虛暗風'。溫熱病末路多見此症者,以熱傷血液故也"(六經方藥)。

血分病變的轉歸,除伏氣溫病之發於血分者,經適當治療可以轉出氣分而解者外,一般則或愈於血分,或成不良預後。吳又可《溫疫論》曰:"氣屬陽而輕清,血屬陰而重濁;是以邪在氣分則易疏透,邪在血分恆多膠滯"(發斑戰汗合論),對血分病變的預後堪稱簡要的概括。

由於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所以衛氣營血的病機演變,並不是孤立存在和截然分割的,而是彼此聯係、互相影響,甚至於同時存在和交叉出現的。其中,有衛分未罷,即已出現氣分或營分病變的;或初起即發於氣分的;或氣分未解而已出現營分、血分病變的。在伏氣溫病,則初起即可發出於營分,血分,而後轉出氣分的;或呈營分兼表與血分兼表的。更有感邪深重,起病即衛氣營血同時侵及而俱現的。至於衛病及氣,氣病及營,營病及血,血病及營,以及營血俱病,營衛俱傷的,亦屬常見。此外,也有一些溫病只現衛分病變,而不傳入氣分;另有一些溫病,於氣分即停止發展,而不再傳入營分、血分等等,總以邪正的消長進退為轉機。

上一節 血熱動風
三焦病機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