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金石水土部 » 食鹽
【內容】

(瀉熱潤燥、通心、通二便、宣引吐)

鹹甘辛寒。

鹹潤下,故通大小便。鹹走血,而寒勝熱,故目赤癰腫,血熱熱疾。鹹補心,故治心虛(1)。鹹入腎而主骨(2),故堅肌骨,治骨病齒痛(3)。鹹潤燥,而辛泄肺(4),故治痰飲喘逆(5)。鹹軟堅,故治結核積聚。又能涌吐醒酒(6),解毒(7)殺蟲(8),定痛止癢(9)

多食傷肺,走血滲津發渴(10)。凡血病哮喘,水腫消渴人為大忌(11)

【註】

  1. 以水制火取既濟之義,故補心藥用鹽砂。一人病笑不休,用鹽煅赤,煎沸飲之而瘳。經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心火也,用鹽水制火也。一婦病此半年張子和亦用此法而愈。
  2. 故補腎藥用鹽湯下。
  3. 擦牙亦佳,清火固齒,齒縫出血,夜以鹽厚傅齦上,瀝涎盡乃臥。或謂鹹能軟堅,何以堅肌骨?不知骨消筋緩,皆因濕熱,熱淫於內,治以鹹寒。譬如生肉易潰,得鹽性鹹寒,則能堅久不壞也。
  4. 煎鹽用皂角收,故味微辛。
  5. 本經治喘逆惟哮證忌之。
  6. 水勝火。
  7. 火熱即毒也,能散火涼血。
  8. 浙西將軍中蚓毒,每夕蚓鳴於體,一僧教以鹽湯浸身,數次而愈。
  9. 體如蟲行,風熱也,鹽湯浴三四次佳。亦治一切風氣,凡湯火傷,急以鹽末滲之,護肉不壞,再用藥敷。
  10. 經曰鹹走血,血病母多食鹹,食鹹則口乾者,為能滲胃中津液也。
  11. 鹽品頗多,江淮南北鹽生於海,山西解州鹽生於池,四川、雲南鹽生於井,戎鹽生於土。光明鹽或生於階成山崖,或產於五原鹽池,狀若水晶,不假煎煉,一名水晶鹽。石鹽生於石,木鹽生於樹,蓬鹽生於草,迼化之妙,誠難窮矣。

上一節 青鹽
急流水 下一節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