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表裏之劑 » 五積散
【內容】

發表溫裏,局方

【主治】

治少陰傷寒,及外感風寒,內傷生冷,身熱無汗,頭痛身痛,項背拘急,胸滿惡食,嘔吐腹痛,寒熱往來,腳氣腫痛,冷秘寒疝,寒瘧,惡寒無汗,婦人經水不調(1)

  1. 上證皆寒濕為病也

【組成】

白芷、陳皮、厚朴 六分  當歸、川芎、芍藥、茯苓、桔梗 二分  蒼朮、枳殼 七分  半夏麻黃 四分  乾薑、肉桂 重表者用桂枝  甘草 三分
加薑蔥煎。

【加減】

  1. 有汗去蒼朮、麻黃。
  2. 氣虛去枳、桔,加人參、白朮。
  3. 腹痛挾氣加吳茱萸。
  4. 胃寒加煨薑。
  5. 陰證傷寒,肢冷虛汗加附子。
  6. 婦人調經加醋艾。

【方義】

此陰陽表裏通用之劑也。麻黃,桂枝,所以解表散寒,甘草芍藥,所以和中止痛,蒼朮厚朴,平胃土而祛溼,陳皮半夏,行逆氣而除痰,芎歸薑芷,入血分而祛寒溼,枳殼桔梗,利胸膈而清寒熱,茯苓瀉熱利水,寧心益脾,所以為解表溫中除溼之劑,去痰消痞調經之方也。一方統治多病,惟活法者變而通之。本方能散寒積食積氣血積痰積,故名五積。

【方論】

  1. 王海藏曰:桂枝麻黃芍藥甘草,即各半湯也。蒼朴陳草,即平胃也。枳梗陳半,即枳桔半夕等湯也。加芎歸治血又加乾薑為厚朴散,此數藥相合,為解表溫中之劑,消痞調經之方,雖為內寒外感表裏之分所製,實非仲景表裏桂枝麻黃薑附之的方也。惟在活變而通之。
  2. 陶節庵曰:夫病不身熱頭痛,初起怕寒,腹痛,嘔吐,泄瀉,踡臥,沉默不渴,脈沉遲無力,人皆知為陰證矣。至於發熱面赤,煩燥,揭去衣被,脈大,人皆不識,認作陽證,誤投寒藥,死者多矣。不知陰證不分熱與不熱,不論脈之浮沉大小,但指下無力,重按全無,便是沉陰,急與五積散一服,通解表裏之寒,若內有沉寒,必須薑附溫之,若作熱治而用涼藥,則渴愈甚而躁愈急,豈得生乎?此取脈不取證也。按:傷寒有舍證取脈者,又有舍脈取證者。

【附方】

  1. 又法除桂芷枳殼陳皮,餘藥慢火炒,攤冷,入桂芷同煎,名熟料五積散。〔用炒者,助其溫散也。〕
  2. 本方合人參敗毒散,名五積交加散,治寒溼身體重痛,腰腳酸疼。

上一節 三黃石膏湯
麻黃白朮湯 下一節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