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下焦篇 » 寒濕 » 天台烏藥散
【內容】

寒疝,少腹或臍旁,下引睪丸,或掣脅下掣腰,痛不能忍者,天台烏藥散主之。

【註】

  1. 此寒濕客於肝腎小腸而為病,故方用溫通足厥陰手太陽之藥也。
  2. 烏藥袪膀胱冷氣,能消腫止痛。木香透絡定痛。青皮行氣伐肝。良薑溫臟劫寒,茴香溫關元,暖腰腎,又能透絡定痛。
  3. 檳榔至堅,直達肛門,散結氣,使堅者潰,聚者散,引諸藥逐濁氣,由肛門而出。
  4. 川楝導小腸濕熱,由小便下行,妙以斬關奪門之巴豆,用氣味而不用形質,使巴豆帥氣藥,散無形之寒,隨檳榔下出肛門,川楝得巴豆迅烈之氣,逐有形之濕,從小便而去,俾有形無形之結邪,一齊解散,而病根拔矣。
  5. 按疝瘕之證尚多,以其因於寒濕,故因下焦寒濕,而類及三條,略示門徑,直接中焦篇,腹滿腹痛等證,古人良法甚夥,而張子和專主於下,本之金匱病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當下之例,而方則從大黃附子湯悟人,並將淋帶痔瘡癃閉等證,悉收入疝門,蓋皆下焦寒濕,濕熱居多。而葉氏於婦科,久病癥瘕,則以通補奇經,溫養肝腎為主。蓋本之內經任脈為病,男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也。此外良法甚多,學者當於各家求之,茲不備載。

【方劑】

天台烏藥散 (苦辛熱急通法)
烏藥五錢 木香五錢 小茴香五錢炒黑 良薑五錢炒 青皮五錢 川楝子十枚 巴豆七十粒 檳榔五錢
先以巴豆微打破,加麩數合炒川楝子,以巴豆黑透為度,去巴豆麩子不用,但以川楝同前藥為極細末,黃酒和服一錢,不能飲者,薑湯代之,重者日再服,痛不可忍者三服。

上一節 大黃附子湯
宣清導濁湯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