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平人氣象論曰: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

營衛生會篇曰: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

五味篇曰: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平人絕穀篇曰:腸胃之中常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後,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也。

六節藏象論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刺節真邪論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并而充身也。

經脈別論曰: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口問篇曰:穀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

營氣篇曰:營氣之道,內穀為寶。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

病能論曰:食入於陰,長氣於陽。

陰陽應象大論曰: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五臟別論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

至真要大論曰: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詳諸氣門治氣條中

藏氣法時論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宣明五氣篇曰: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九鍼論曰:病在骨,無食鹹。病在血,無食苦。

五味篇曰: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

五味論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生氣通天論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五臟生成篇曰: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䐢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

刺法論曰:欲令脾實,氣無滯,飽無久坐,食無太酸,無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

靈蘭秘典論曰:脾胃者,食廩之官,五味出焉。

痺論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太陰陽明論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詳脾胃門

本病論曰:飲食勞倦則傷脾。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形寒寒飲則傷肺。腎脈微緩為洞,洞者,食入還出。

刺志論曰:穀盛氣盛,穀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穀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穀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穀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穀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

脈解篇曰:少陰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食臭也。

上一節 關格論列方
論證共五條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