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足临泣 GB41

﹝别名﹞

临泣

﹝释名﹞

与头临泣上下对应,主治头目之疾。为与头部本经同名穴(头临泣)相区分,《圣济总录》冠以“足”字。

﹝类别﹞

输(木)穴;八脉八穴之一,通于带脉。

﹝出处﹞

灵枢‧本输。

﹝位置﹞

足背外侧第四、五跖骨底前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处。当第四、五趾趾缝端(侠溪)上一寸五分处。
  • 《灵枢‧本输》:“﹝侠溪﹞上行一寸半陷者中”;
  • 《针灸甲乙经》:“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者中”。

﹝局部解剖﹞

  • 肌肉:第四骨间背侧肌、第三骨间足底肌。
  • 神经:第四跖背侧神经。
  • 血管:皮下有足背静脉网,第四跖背侧动、静脉。

﹝刺灸法﹞

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功效﹞

清头目、利胸胁、祛风、泻火。

﹝主治﹞

  • 古典:头痛、头眩、目涩,身痹、寒热,胸胁支满、喘气、心痛不得息,乳肿、腋下肿、瘰疬,腰腹膝外廉痛、刖尼,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筋牵、腿疼、眼肿赤疼、齿痛、耳聋、咽肿、项肿连腮、浮风搔痒、月经不调。
  • 现代:结膜炎、乳腺炎、乳腺增生、颈淋巴结结核、退乳。

﹝方例﹞

  • 小腹之16:足临泣、内庭。
  • 髀中痛不得行、足外皮痛:三阴交、足临泣。
  • 月事不利:中极、三阴交、足临泣。
  • 头痛目眩:风池、丰隆、足临泣。
  • 回乳:光明、足临泣。

上一節 丘墟
地五会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