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日月 GB24

﹝別名﹞

神光

﹝釋名﹞

懸于兩脇,位近肝膽,猶如日月(日為陽,指膽;月為陰,指肝)。日月皆明,又稱「神光」。

﹝類別﹞

膽募穴。交會穴:足太陽、少陽之會。《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作:足太陰、少陽、陽維之會。

﹝出處﹞

脈經。

﹝位置﹞

脇肋部,乳頭直下,第七肋間隙凹陷處,距腹正中線4寸。
  • 《針灸甲乙經》:「在期門下一寸五分」;
  • 《素問‧氣府論》王冰註:「在第三肋端,橫直心蔽骨傍各同身寸之二寸五分,上直兩乳。」即乳下三肋間,當第七肋間隙,距腹中線3.5寸處。但因乳頭位置常在第五肋上,日月則相應下移至第八肋端下緣,當肋弓下緣與腹直肌外側緣交界處。
  • 《循經考穴編》:「與中脘平。」龐安時《傷寒總病論》等將期門定于肋弓下緣,再于期門下五分處定日月(如《備急千金要方》:「在期門下五分」)。

﹝局部解剖﹞

  • 肌肉:肋間內、外肌,肋下緣為腹外斜肌腱膜、腹內斜肌、腹橫肌(右側日月深部約當膽囊底所在)。
  • 神經:第七或第八肋間神經。
  • 血管:肋間動、靜脈。

﹝刺灸法﹞

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功效﹞

降逆,利膽。

﹝主治﹞

  • 古典:嘔吐宿汁,吞酸,氣上溢而口為之苦,善太息,善悲,少腹有熱,多唾,言語不正,四肢不收。
  • 現代:黃疸,膽囊炎,膽石症,肝炎,肋間神經痛,呃逆。

﹝方例﹞

  • 少腹熱、欲走、太息:日月、大橫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日月、膽俞。

上一節 輒筋
京門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