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祛寒之劑 » 十四味建中湯
【內容】

虛損陰斑

【主治】

治氣血不足,虛損勞瘠,短氣嗜臥,欲成勞瘵,及陰證發斑,寒甚脈微(1)

  1. 陰證發斑者,或因汗吐下後中氣虛乏,或因慾事損傷腎氣,或因過服涼藥,遂成陰證,寒伏于下,逼其無根失守之火,上衝薰肺而發斑點,其色淡紅隱隱,見于肌表,與陽證發斑色紫赤者不同,此胃氣極虛,若服寒藥,立見危殆,吳鶴皋曰:以參耆桂附而治斑,法之變者也。醫不達權,安足語此。

【組成】

黃耆 蜜炙  人參、白朮 土炒  茯苓、甘草 蜜炙  半夏 薑製  當歸 酒洗  白芍 酒炒  熟地、川芎、麥冬、肉蓯蓉、附子、肉桂
加薑、棗煎。

【方義】

此足三陰陽明氣血藥也。黃耆益衛壯氣,補中首藥,四君補陽,所以益氣(1),四物補陰,所以養血(2),陰陽調和,則血氣各安其位矣。半夏和胃健脾,麥冬清心潤肺,蓯蓉補命門相火之不足,桂附引失守之火而歸元,于十全大補之中,而有加味,要以強中而戢外也。本方除茯苓、白朮、麥冬、川芎、熟地、蓯蓉、名八味大建中湯,治同,本方除川芎、熟地、白朮、附子、蓯蓉,加柴胡、細辛、陳皮、名樂令建中湯,治臟腑虛損,身體羸瘦,潮熱自汗,將成勞瘵,大能退虛熱,生氣血。

  1. 參朮苓草
  2. 芎歸芍地

【方論】

喻嘉言曰:樂令建中湯,柴胡細辛為君,意在退熱,而陰虛之熱,則不可退,十四味建中湯,用桂附蓯蓉,意在復陽,而陰虛之陽,未必可復,又在用方者之善為裁酌耳。又曰:二方治臟氣素虛,以之兩建其脾腎之陽,蓋虛勞之病,多本脾腎,故引伸建中之法,乃後人超出之方也。

上一節 大建中湯
小建中湯 下一節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