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疾病防治总论 » 针灸治疗原则
【內容】

一、辨证与辨经

针灸治疗首先须掌握辨证与辨经的关系。辨证是掌握总体疾病总是表现出有关的症状和体征,这些在中医学中总称为“证”或“证候”(“症”是后起字,古代只用“证”字。因而证候的“证”与症状的“症”古代是不分的)。证,具有告诉、凭证、验证的意思;候,具有征兆、伺候、诊察的意思。可知“证”或“证候”,是包括病人自诉的症状和医者所能诊察到的体征。辨证,就是对这些疾病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判断。证,即有表现于外部的“外证”,也有出现于身体内部的“内证”。对“内证”的诊察,尤须借助各种检查方法,以求得对疾病本质的了解。证候表现于一定的部位,有寒热、虚实的不同性质,并发生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这些病位、病性、病程,都成为辨证的主要内容。辨经,即是辨识疾病的具体部位,这也是《灵枢‧官能》所说的:“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素问‧皮部论》说的:“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证候分属于阴阳经脉,阴阳经脉分为上下、手足,手足经脉又分为左右两侧。所说的“分部”,就是按六经皮部来分析病症部位;“病之始终”,则是从疾病发展过程来分辨六经所属。辨证,可以说是以经络理论为纲来分析全身证候。外证,有部位可循;内证,有脏腑可属。上下之辨,又可分为三焦,各就其重点所在判别其病位和病机,为循经用穴提出合理的依据。辨证要对全身证候作全面的了解。从部位来说,要注意上与下、左与右的不同;从疾病的发生发展来说,要注意其先后的变化。不能只顾局部而忽视整体,只顾眼前而忽视其发展过程。

二、治疗与治本

标,指末梢;指根本。用“标”与“本”来分析各事物的主次关系。针灸治疗的标本,首先要辨明疾病的标本。一般先病是本,后病是标;主证是本,兼证是标;脏腑病是本,经络病是标;内病是本,外感是标。本病与标病之间具有互相影响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治疗应以治本为主,或治本与治标兼顾,特殊情况下则以治标为主。这就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施治原则。其次要掌握用穴的标本。据经络标本理论,四肢经穴为本,头身经穴为标,而任督脉经穴又为全身经穴之本。这在选穴施治上大有讲究意义。如对新起的实证,可先取四肢的本部穴,后取头身的标部穴;对久病的虚证,可先取头身的标部穴,后取四肢的本部穴。根据病情轻重,或治标,或治本,或标本同治。这也是《灵枢‧病本》所说的:“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详察间(轻)甚(重),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例如哮喘患者,病之本在肺,病之标在胸背和上肢。如果新得感冒,见寒热、头痛等,这是标病,“急则治标”,则当先治其寒热、头痛等,以后再治哮喘,求其“缓则治本”。对哮喘的发病也有个治标治本问题。实证泻其尺泽、鱼际,是取本部穴;虚证灸肺俞、膏肓俞,是取标部穴。久病还可取用任督脉上的大椎、天突,以及从肾气论治而取气海、关元等,这也是遵照“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

三、补虚与泻实

“虚”是指人体的正气虚弱,“实”是指邪气偏盛。邪正的盛衰决定着病变的虚实,虚实是区别人体病性的两大纲领。补虚就是扶助人体的正气,增强脏腑器官的功能,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御疾病。泻实就是驱除邪气,以利于正气的恢复。针灸的“补虚”与“泻实”,是通过针和灸的方法激发机体本身的调节机能,从而产生补泻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补法包括“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二方面内容。虚则补之,系指在邪正斗争中,如果正气不足,并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其症状多表现为虚证。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大出血损伤阳气、阴液,均会导致正气虚弱,机能减退,表现为面色芬白或蒌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上少苔或无苔,脉弱无力等。其中阳虚、气虚者,毫针刺用补法,并灸,以振奋阳气;阴虚者,毫针刺用补法,以养其阴。

“陷下则灸之”,出自《灵枢‧经脉》篇。“陷下”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中气下陷,失于固摄;一是指脉象沉下,沉脉无力者多属气虚证或阳气虚脱。对气虚证、阳虚证,应该用灸法进行治疗。如阳气暴脱,汗出不止,肢冷脉微者,应取神阙、关元、气海等穴,用大艾炷重灸,以回阳固脱;对脱肛、子宫脱垂等中气下陷证,应当艾灸百会、气海等穴,以升举下陷之气。泻法包括“盛则泻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血实者决之”等内容。盛则泻之,指邪气亢盛如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脉实有力。治疗应该用泻法,或作毫针泻之,或用三棱针放血,或用梅花针重叩出血,以祛除病邪,邪去正安,疾病才能向愈。满则泄之,满与盛之意相同。“宛陈则除之”,“宛”通郁,即气血郁滞,以刺血法泻之,活血除瘀通络。“血实者决之”出自《素问‧阴阳应像大论》,“实”指邪实即血中邪气亢盛或为邪毒壅于血分之血热证,或瘀血痹阻的瘀血证。“决”者泻也,有破血之意,可用刺血的方法治疗。四、调气与调神

针灸的治疗作用着重一个“调”字,总称为“调血气”,重点则在“调气”。《灵枢‧刺节真邪》说:“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又说:“弗之火调,弗能取之。”说明针法和灸法的作用都在于“调”,从调局部的气血到整体的气血,以达到“阴阳平复”。“气”的活动是以“神”为主导,针刺通过调气可以达到治神,充分发挥神志的作用则可以更好的调气。所以医生治病时,首先要集中思想,“必一其神,令志在针”,这样对病人才能起到“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的效果。气,主要指针下之气,还指随针刺感应而出现的机体机能变化。调气是调针下之气,也是调全身之气。治神,包括调整医生和病人双方的精神状态,要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王冰对《素问》“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一语的注释说:“专其精神,寂无动乱,刺之真要,其在斯焉!”指的是神定而气随。后来窦汉卿在《标幽赋》中写道:“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则是要求在病人精神会聚和安定的情况下针刺。神定而后气随,在得气的基础上运用补、泻、导气等法以调其气。治疗的全过程都得注意观察病人的神情变化。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