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疾病防治總論 » 宋元明清
【內容】

宋代之後,針灸保健防病特別在針灸保健上有顯著的進展,其特點如下:

一、艾灸成為主要保健之法。

根據中醫理論,灸法有溫陽散寒、助元固本之功,加之灸物介廉易得,灸法簡便可自行操作等,這就使得艾灸普遍推廣,成為延年益壽的經濟有效的手段。明‧李櫩在《醫學入門》中即提到:「凡一年四季,各薰一次,元氣堅固,百病不生」,從而「延年益壽」。為了驗證針灸保健的實際臨床效果,一些醫家還作了親身試驗。如宋‧王執中在《針灸資生經》中記述:「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氣佐喜怒,若能時灸氣海使溫,亦其次也。予舊多病,常恐氣短,醫者教灸氣海,氣遂不促,自是每歲須一、二次灸」。另如竇材,自五十歲後「常灸關元五百壯」,「遂得老年健康」(《扁鵲心書‧捲上》)。在保健灸的操作上,出現多種灸法,包括單純的艾灸(直接灸或隔物灸),薰灸法(類似現代艾條灸)等。還有一種鼠糞灸,《針灸資生經‧卷三》:「舊傳,有人年老而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一壯故也。」保健灸的壯數,一般認為與年齡有關,如「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扁鵲心書‧捲上》)。亦有如上所述,每季一灸的,壯數則可少至一壯。保健灸的選穴上,以神闕、氣海、關元、足三里、膏肓等穴最為常用。

二、針灸防病之法日趨完備。

仍以中風預防為例,隨著古代醫家對中風症病因病機認識的逐步深入,預防之法亦有所改進。宋代王執中提出了:「灸絕骨、三里等穴,凡遇春秋,常灸以泄氣,素有風人可保無虞」(《針灸資生經‧卷四》)。元代的《衛生寶鑒》中,又據中臟和中腑之候的不同,分別提出預防之法:「凡覺手足麻痹或疼痛,良久乃已,此中腑之候,…病在左,則灸右,病右則灸左。凡覺心中憒亂,神思不怡,或手足麻痹,此中臟之候,不問是風與氣,可連灸此七穴(指百會、大椎、風池、肩井等等─著者)」。至明‧楊繼洲,更進一步加以總結,他在《針灸大成‧治症總要》中首先指出要灸藥結合:「但未中風時,一兩月前或三、四個月前,不時足脛上發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將中風之候,便宜急灸三里、絕骨四處各三壯,後用生蔥、薄荷、桃柳葉煎湯淋洗」;其次,強調預防灸的時機;「如春交夏時,夏交秋時,俱宜灸」,「常令二足有灸瘡為妙」;最後還要求注意飲食及生活起居等,使之達到更好的預防目的,否則,「但人不信此法,飲食不節,色酒過度,卒忽中風」。灸絕骨、足三里預防中風的實際效果,通過現代醫定的驗證得到了肯定。

在這一時期,針灸保健防病的觀念已為越來越多醫家所接受。明代著名針灸家高武所言:「無病而先針灸曰逆,未至而迎之也」(《針灸聚英‧卷三》),就是頗為生動的概括。

上一節 晉唐
現代進展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