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宋代是我國醫學史上進行規模較大的文獻總結時期,針灸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宋徽宗時由朝廷組織人員編撰的大型方書《聖濟總錄》,在針灸門中對宋以前關於中風偏癱、消渴、水腫、症瘕、疝耳疾、虛勞失精、婦人絕子、小兒癲癇、痿症等等涉及內、外、兒、婦各科的病症的針灸治療文獻,進行了較全面系統的收集。

王執中的《針灸資生經》,則是從臨床角度,參合其本人的實踐,最大限度的總結了前人的寶貴經驗。其中相當一部分屬於難病的治療。在該書中,首先彙集了各種病症的有效穴方,為臨床治療提供了依據和借鑒,如陰挺出一症,就記載有「大敦,主陰挺出。少府,主陰挺長。上髎,治婦人陰挺出不禁。陰蹻、照海、水泉、曲泉,治婦人陰挺出」(《針灸資生經‧第三》)等。選用有效穴位是治療的關鍵之一,這顯然有利於提高療效。其次,作者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同時還記述了本人親身經歷或親眼見到的實例,如《針灸資生經‧第四》中載:「水腫惟得針水溝,若針余穴,水盡即死」。但同時提到「里醫為李生治水腫,以藥飲之,久之不效。…一日忽為灸水分與氣海穴,翌早觀面如削矣。」這些體驗實際上是對前人經驗的補充和糾正。除上述外,王惟一所撰的《腧穴灸銅人圖經》,則是對腧穴的一次釐定和總結。通過宋代的總結,使針灸治療難病趨向于規範化。

上一節 晉唐
金元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