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李仁為薔薇科植物歐李、鬱李或長柄扁桃的乾燥成熟種子,前二者勻稱「小李仁」,後一種勻稱「大李仁」。主產於遼寧、內蒙古、河北等省。原植物生於向陽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喜光,對氣候要求不嚴,對土壤適應性也較強,以保水保肥力較強的粘質壤土最宜生長。味辛、苦、甘,性平。歸脾、大腸、小腸經。功效潤燥滑腸、下氣利水。臨床用名有郁李仁、炒郁李仁。
【本草匯言】
《本草衍義補遺》:陰中之陽。破血潤燥。
《本草綱目》:郁李仁甘苦而潤,其性降,故能下氣利水。《宋史﹒錢乙傳》云:一乳婦因悸而病,既愈,目張不得瞑。乙曰:煮鬱李酒飲以使醉,即愈。所以然者,目系內連肝膽。悠則氣結,膽橫不下。鬱李能玄結,隨酒入膽,結去膽下,則目能瞑也。此蓋得肯綮之妙者也。
《景岳全書》:味苦辛,陰中有陽,性潤而降。故能下氣消食,利水道,消面目四肢大腹水氣浮腫,開腸中結氣滯氣,關隔燥澀,大便不通,破血積食癖。凡婦人、小兒實熱結燥者皆可用。
【現代藥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