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針灸治療難病的載述,和急症針灸一樣,最早也可追溯到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約成書于春秋戰國時期的二部關於經脈的帛書。里面提到了「耳聾」、「產馬」(馬刀,即瘰癧)」等症,用灸經脈之法來進行治療。但總的看,有關內容不多,治法單一。

我國古代的著名醫著《黃帝內經》,初步奠定了用針灸治療傳統難病的基礎。它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几個方面:

一、記載病種初具規模:

《內經》全面總結了先秦醫家應用針灸治療難病的經驗,所載病種,涉及內、外及五官各科,包括以下病症:「偏枯」、「痱」病等肢體癱瘓性疾病「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靈樞‧四時氣》)的噎膈症及痹症、痿症、膨脹、積聚、喘咳、癇症、厲風(麻風)、瘰癧、耳聾、口目僻(面神經麻痹)等。除婦科和兒科,實際上它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我國古代針灸所治的難病病種,後世只是在這一基礎上補充和分化而已。

二、辨治方法粗略形成:

在《內經》中,已經提出了難病針灸的辨治。其一為據症候施行不同針灸之法,如以肢體癱瘓而言,「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的偏枯,因「病在分腠之間」,採用「巨針取之,益其不足,損其有餘」(《靈樞‧熱病》);而對「身無痛」「四肢不收,智亂不甚」的痱病,則據起病部位的先後選取經穴,如「病先起于陽,後入于陰者,先取其陽,後取其陰」,針法則用「浮而取之」(《靈樞‧熱病》)。其二,按病邪所在,採用不同的刺灸法,噎膈症,「邪在胃脘,在上脘則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靈樞‧四時氣》)。其三,按病變部位不同,選針灸之法各異。如痹症,《內經》分骨痹、肌痹、筋痹三類,病變部位各不相同,骨痹,「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針宜深刺;筋痹,「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則「刺筋上為故,刺分肉間」;肌痹,「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傷于寒濕,刺大分小分,多發針而深之,以熱為故」(《素問‧長刺節論》)。當然,這種辨治方法還比較粗糙,但在當時應該說是難能可貴的,且對後代針灸醫家也有重要影響。特別是有些治療原則,諸如「治痿獨取陽陰」(《素問‧痿論》)等,仍為今天針灸臨床所遵循。

三、刺灸經驗開始積聚:

難病症候複雜,遷延難愈,治療不易,當時的醫家,通過摸索驗證,已初步得到一些經驗,並在《內經》中反映出來。首先是主張不同病症,宜選用不同的針具,如治療水腫,可用「鈹針針之」(《靈樞‧四時氣》),偏枯用巨針;厲風,則在腫上「以銳針針其處,按出其惡氣,腫盡乃止」(《靈樞‧四時氣》),其次,講究針刺手法,如寒熱瘰癧,強調針刺時應「審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來以去之」(《靈樞‧寒熱》);噎膈,針刺時要求「視氣所行,先淺刺其傍,稍內益深,還而刺之,毋過三行,察其浮沉,以為深淺」(《靈樞‧上膈》)。另外,《內經》也注意到綜合治療的問題,如噎膈,要求「已刺必熨,令熱入中」(《靈樞‧上膈》),還強調針刺過程中要配合飲食,如癘風,宜「常食方食,無食他食」(《靈樞‧四時氣》)。以上這些措施對提高針灸治療難病的療效,有一定作用。

上一節 現代概況
晉唐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