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AD
【內容】

针灸治疗难病的载述,和急症针灸一样,最早也可追溯到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二部关于经脉的帛书。里面提到了“耳聋”、“产马”(马刀,即瘰疬)”等症,用灸经脉之法来进行治疗。但总的看,有关内容不多,治法单一。

我国古代的著名医著《黄帝内经》,初步奠定了用针灸治疗传统难病的基础。它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记载病种初具规模:

《内经》全面总结了先秦医家应用针灸治疗难病的经验,所载病种,涉及内、外及五官各科,包括以下病症:“偏枯”、“痱”病等肢体瘫痪性疾病“饮食不下,膈塞不通”(《灵枢‧四时气》)的噎膈症及痹症、痿症、膨胀、积聚、喘咳、痫症、厉风(麻风)、瘰疬、耳聋、口目僻(面神经麻痹)等。除妇科和儿科,实际上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我国古代针灸所治的难病病种,后世只是在这一基础上补充和分化而已。

二、辨治方法粗略形成:

在《内经》中,已经提出了难病针灸的辨治。其一为据症候施行不同针灸之法,如以肢体瘫痪而言,“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的偏枯,因“病在分腠之间”,采用“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灵枢‧热病》);而对“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的痱病,则据起病部位的先后选取经穴,如“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针法则用“浮而取之”(《灵枢‧热病》)。其二,按病邪所在,采用不同的刺灸法,噎膈症,“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灵枢‧四时气》)。其三,按病变部位不同,选针灸之法各异。如痹症,《内经》分骨痹、肌痹、筋痹三类,病变部位各不相同,骨痹,“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针宜深刺;筋痹,“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则“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肌痹,“病在肌肤,肌肤尽痛…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素问‧长刺节论》)。当然,这种辨治方法还比较粗糙,但在当时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且对后代针灸医家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有些治疗原则,诸如“治痿独取阳阴”(《素问‧痿论》)等,仍为今天针灸临床所遵循。

三、刺灸经验开始积聚:

难病症候复杂,迁延难愈,治疗不易,当时的医家,通过摸索验证,已初步得到一些经验,并在《内经》中反映出来。首先是主张不同病症,宜选用不同的针具,如治疗水肿,可用“铍针针之”(《灵枢‧四时气》),偏枯用巨针;厉风,则在肿上“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灵枢‧四时气》),其次,讲究针刺手法,如寒热瘰疬,强调针刺时应“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灵枢‧寒热》);噎膈,针刺时要求“视气所行,先浅刺其傍,稍内益深,还而刺之,毋过三行,察其浮沉,以为深浅”(《灵枢‧上膈》)。另外,《内经》也注意到综合治疗的问题,如噎膈,要求“已刺必熨,令热入中”(《灵枢‧上膈》),还强调针刺过程中要配合饮食,如疠风,宜“常食方食,无食他食”(《灵枢‧四时气》)。以上这些措施对提高针灸治疗难病的疗效,有一定作用。

上一節 现代概况
晋唐 下一節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