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金元时代是祖国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期群星辉耀、百家争鸣,在针灸学科上也存在诸多学派。主要有两大家:一家以何若愚、窦汉卿为首,重视毫针针法研究:一家为河间、易水学派,倡导刺血及灸法。他们均对提高急症疗效,发展急症针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分述如下:

一、针法的突破

金元时期著名的针灸家何若愚、窦汉卿等,极力推崇针法治疗急症,强调:“暴疾沉疴至危笃,刺之勿误”(《子午流注针经‧卷上》。在针法上,何若愚和窦汉卿则各有创建。

(一)何若愚等首创时间针法

按时取穴进行针刺治疗,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篇云:“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何若愚等认识到依据气血流注规律行针刺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认为是“刺法之深源”,“针术之大要”(《子午流注针经‧卷上》),产生了由何若愚提出,经阎明广发挥的子午流注针法。当经气流注至某一穴位,称为开穴,即所谓“得时谓之开”,针刺开穴,可以提高疗效,尤其是急症的效果,“开者针之必除其病”,往往“移痛住疼,获效如神”(《子午流注针经‧卷上》)。子午流注针法后由明代徐凤作了更具体的加工完善并广为推广。此外,窦汉卿提出流注八穴,后由王国瑞(元代)发展为灵龟八法,亦属时间针法。窦汉卿以此“起危笃患,随手应者”,不可胜数(《针经指南》)。这八个穴位,每穴最少治二十五症,多至三十一种病症,其中多系急症。如公孙主治二十七症,急症竟占二十四种。说明时间针法对急症治疗有显著意义。

(二)窦汉卿等倡补泻手法

针刺手法虽然早在《内经》就有记载,但直至宋代亦未见明显突破。窦汉卿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首创下针十四法,以及寒热复式补泻法,“气至病所”手法等。使针刺操作、手法运用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这些针法,对调节经气,提高针刺效果有着较大的意义。特别是窦汉卿提出的将“气至病所”手法与寒热补泻冶为一炉的复式补泻法,由针芒、呼吸、捻转、提插等单式手法组成,通过激发气至病所,再据病症虚实而施寒热补泻,可使经气“上下相接,快然失其所苦”(《针经指南》),对于提高急性病症的临床疗效更为重要。与窦汉卿同时代的一些医家也十分重视“气至病所”手法的应用,《针经摘英集》一书,在多种急性病症的治疗项下都特意标明应引出“气至病所”针感。如“治卒心痛不可忍,刺任脉上脘一穴,在蔽骨下三寸…其穴下针,令患者觉针下气行如衮鸡子入腹为度”(《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

二、刺血艾灸的新发展

金元时期,雄踞医坛的四大家既运用方药也重视针灸,尤其在刺血法和艾灸法治疗急症上,更是多有建树。但由于受到各自学说的影响,对两法有不同的理解和偏重。

(一)刺血法

通过不同学派对急症刺血的作用机理的探讨,促进了理论和应用的发展。

1.刺血以清热:以刘河间为主。急症病因多火热,他主张刺肘膝以下特定穴出血以泻郁热。如“热无度不可止,刺陷骨穴出血”(《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他还创制了一种八关大刺法,用来治疗急症,如“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这实际上也属于刺血清热法。关于八关的位置,后世一般认为在手十指间指蹼缘。

2.刺血以通经活血:急症卒暴,往往为气闭血瘀所致。金元一些医家认为,泻血可利气机通瘀阻。罗天益曾治一例风痰内作、气机闭阻的病者,用三棱针在头部“约二十余处刺之,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状,少顷,头目便觉清利,诸证悉减”(《卫生宝鉴‧卷二十二》)。李东垣和朱丹溪都倡导泻血以活血去瘀。如一少年,患久痢用涩药取效却导致痛风号叫,朱丹溪诊为恶血留滞经络作痛,除用四物汤外,“又刺委中出黑血三合而妥”(《古今医案按》)。

3.刺血解表:张从正在急症治疗中喜用刺血一法,有“目疾头风出血最急”之说。他用刺血法的治疗目暴赤肿、头风疼痛、雷头风、面肿风等证,效果显著。如走马喉痹,“其生死人,反掌之间耳!其最不误人者,无如砭针出血出则病已”(《儒门事亲‧卷三》)。他将刺血作为汗法的一种,指出“《内经》:火郁发之。发,谓发汗。…出血者,乃发汗之一端也”(《儒门事亲‧卷三》)。

(二)艾灸法

张仲景立三阴宜灸原则后,后世深受其影响。急症灸治多以阴症、寒症、虚症为主。金元时期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提出灸治热症的理法。并进一步完善灸助元益阳之说。

1.灸以泻热:灸治实热症,其实早在《内经》即有记载,如灸骨骶治狂证、灸治痈疽等,历代也一直沿用,并有发挥,但仅限于此,更未形成理法。刘河间明确主张灸能泻热,可治急性发热病症。并立二法,一为灸以引热下行法:“有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洪大,当灸太溪及昆仑,谓表里俱泻之,是谓热病汗不出,引热下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二为灸以泻督法:督统诸阳,泻督即泻阳热,如泻痢而“渴引饮者,是热在膈上,水多入,则下鬲入胃中,胃经本无热,不胜其水,名曰水恣,故使米谷一时下,此证当灸大椎三五壮立已,乃泻督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值得一提的是,罗天益采用针灸结合,发挥针的通经作用和灸的引热作用来治疗中风急症,称为通经引热法:“厥阴之井大敦,刺以通其经;少阳之经绝骨,灸以引其热。此通经引热”(《卫生宝鉴‧卷七》)。

2.灸以助元:对于阴竭阳微的急重之症,金元医家则主张以灸法温补脾土,生发元气,以资助元阴元阳。如罗天益治一例疟痢并作月余不息,脉浮如丝,手足寒逆,呕逆不止的危重患者,采取先灸中脘以补脾,次灸气海以助元之法,获得显著效果。灸法有扶阳助元之功,是灸治急症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但在认识上历代医家略有分岐:宋代许叔微认为灸疗主要是温熙肾阳,窦材强调温补脾肾,罗天益等则重益脾资元,其实,三者侧重虽有不同,但却互相联系,互为补充,从而使这一理论更趋完善。

如上所述,金元时期无论在急症针法还是急症灸疗上,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一定突破。其中,复式补泻手法的出现,促进了明代各种补泻手法的产生。随着针法的深入研究,特别是手法的广泛采用,使得急症疗效日益提高,治病范围不断扩大,针刺开始逐渐地位于其他诸法,特别是灸法之上。

上一節 宋代
明清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