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宋代,是我国针灸史上一个比较兴盛的时期。在针灸临床治疗学、腧穴学以及教育模型的研制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成就,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急症针灸的发展。晋唐以降,盛行灸法,及至宋代这种风气仍绵绵不绝。随着不断的实践,一些有见识的医家开始发现滥用灸法之弊端。宋代针灸名医王执中指出:“艾炷若大,复灸多,其人永无心力”(《针灸资生经‧第二》),进而批评了“今人或但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的不良倾向。其次,到南宋,灸法也逐渐不受达官贵人的欢迎,恰如《备急灸法》一书所云:“富贵骄奢之人,动辄惧痛,闻说火艾,嗔怒叱去”。于是针治急症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

宋代在针灸治疗急症上的成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探求急症灸治理法

宋代,灸法仍占主导地位,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急症灸治专著《备急灸法》。当时的一些医著和针灸著作如窦材之《扁鹊心书》、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等,多记载有灸治急症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较晋唐有所发展。

(一)重视理论探讨

灸治急症,晋唐时偏重临床,缺乏理论上的研究。宋代一些医家开始注意到这方面的工作。窦材提出灸可扶阳保本说,他认为“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扁鹊心书‧卷上》),人以阳气为本,“阳气尽必死人”,灸治可资生阳气。所以主张“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扁鹊心书‧卷上》),以预防疾病;一旦出现伤寒、疽疮、中风、喉痹、小儿惊风、痘疹黑陷等急重之症,“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这就从理论上初步说明了灸法防急症的机理。由于窦材偏重从温补脾肾阳气角度论述灸法防治机理,后世有人称其为温补派的创始人。较其更早的许叔微,也探讨过灸壮肾阳的机理。这些见解,尽管还不够完善,但对灸法在急症中的应用有某种指导意义。

(二)病种加以筛选

晋唐时期,灸治所涉病症面极广,及至宋代,通过临床反复观察,逐步作了筛选,采取了较为科学的态度。如:“将已试之方,编述成集”的《备急灸法》一书中,仅收录了二十二种急性病症。《针灸资生经》虽然收载了大量前人或他人的灸治医方,但作者王执中重点突出的是他本人或亲属的治验。从而对灸治的适应范围作出较为恰当的评价。(三)方法有所增补

《针灸资生经》首先记载了天灸法治疗疟疾。许叔微创用隔巴豆、黄连灸法治疗伤寒结胸证,方法是将巴豆、黄连捣细,“用津唾和成膏,填入脐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声,其病去矣,不拘壮数,病去为度”(《普济本事方‧卷九》)。针对当时士大夫惧灸畏痛,窦材发明了“睡圣散”:“惟是膏梁之人,不能忍耐痛楚,当服睡圣散,即昏不知痛”(《扁鹊心书‧卷上》)。此方还适用于不配合施治的急症患者,如“风狂妄语…先服睡圣散,灸巨阙七十壮”(《扁鹊心书‧卷上》)。关于艾灸的壮数,《针灸资生经‧第二》明确指出:“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说,而又不知其有一说也”。艾炷的大小,则应视年龄或部位的不同而异,“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子大”(《扁鹊心书‧卷上》)。以上这些,在认识上或实践上都是一大进步。

(四)深入观察灸感流注

宋以前典籍,如《备急千金要方》等亦曾提到过灸治时宜激发灸感向病所循行,但记述甚为简略。这一现象引起宋代一些医家的浓厚兴趣。《备急灸法》所载之痈肿治疗一节中,对骑竹马灸法(此法首载于已佚之《卫济宝书》,约撰于十二世纪初)的灸感流注现象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一身”。还在临床中进一步观察么,这种现象与疗效关系密切:“觉火气游走,周遍一身,蒸蒸而热,再视正疮孤肿,已消灭五六分矣”,认为“奇功异效,盖原于此”(《备急灸法》)。王执中更有切身感受:“它日心疼甚,急灸中管数壮,觉小腹两边有冷气自下而上,至灸处即散,此灸之功也”(《针灸资生经‧第四》)。通过较深入的体察,进一步证实激发灸感传注是提高急症疗效的一种手段,这不仅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金元时期“气至病所”手法的产生也可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二、急症针治有所丰富

用针刺治疗急症,在宋代仍处于从属地位,虽然尚未出现明显的进展,但随着针刺在急症临床上日益广泛使用,已经孕育著突破。

(一)注重针刺技术

急症救治对针刺操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宋代一些针灸医家已看到这一点。有些穴位操作不当,可造成事故,用治急症须特别注意,如承泣穴“目眦赤痛,禁不宜针,针之令人目乌色”(《铜入腧穴针灸图经‧卷三》)。所以,在临证时应不断提高针刺技术,以适应救治需要。如鸠尾穴,《备急千金要方》认为不宜灸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该穴可治心风、惊痫、发癫、喉痹等急症,但指出“此穴大难针,大好手方可此穴下针”。说明在针刺技术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其次,在针刺补泻上也进一步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手法。如针攒竹穴,“针入一分,留三呼,泻三吸,徐徐而出针”(《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三》),其中就包括了留针、徐疾、呼吸等手法。正是宋代在针刺技术上的实践,才促成了金元时期这方面的突破。(二)补充火针刺法

宋代火针应用于急症,在刺法上有所增加。主要有两种,一为火针刺血法,即以火针加热后刺络出血,治疗卒足肿等症;一为火针散刺法,用火针在体表较大范围内反复叩刺,对急性腰痛有效。上述两法均见于《针灸资生经》。

总的说来,宋代在急症治疗上,针灸并倡,但灸法仍为主导,并在理论和临床等方面都有发展。针治急症开始再次得到重视,虽进展不大,然而为金元时代的突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上一節 晋唐
金元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