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去濕類 » 赤小豆 (《本經》)
【內容】

赤小豆為豆科一年生半纏繞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乾燥成熟種子。前者主產於廣東、廣西、江西等地;後者產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原植物一般土壤均可生長,以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最宜生長。味甘、酸,性平。歸心、小腸經。功效利水消腫、解毒排膿、利濕退黃。臨床用名有赤小豆。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氣味甘酸平,無毒,主下水腫,排癰腫膿血。

《名醫別錄》:味甘,酸,平,溫,無毒。主治寒熱、熱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脹滿。

《藥性論》:使,味甘。能消熱毒癰腫,散惡血不盡煩滿,治水腫,皮肌脹滿。搗薄塗癰腫上,主小兒急黃爛瘡。取汁令洗之,不過三度差。末與雞子白調,塗熱毒癰腫差。通氣,健脾胃。

《日華子本草》:治煩,解熱毒,排膿,補血脈。

《開寶本草》:味甘、酸,平,溫,無毒。寒熱,熱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脹滿。

《本草衍義》:食之行小便,久則虛人,令人黑瘦枯燥。

《湯液本草》:氣溫,味辛甘酸,陰中之陽,無毒。

《本草》云:主下水排膿,寒熱熱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脹滿。又治水腫,通健脾胃。赤小豆,食之行小便,久食則虛人,令人黑瘦枯燥。赤小豆花:治宿酒渴病,即腐婢也。花有腐氣,故以名之。與葛花末服方寸匕,飲酒不知醉。氣味平辛。

《本草經疏》:赤小豆,稟秋燥之氣以生,《本經》味甘酸,氣平,無毒。然詳其用,味應有辛,非辛平則不能排癰腫膿血,及療寒熱熱中消渴也。凡水腫脹滿,泄瀉,皆濕氣傷脾所致,小豆健脾燥濕,故主下水腫脹滿,止泄,利小便也。十劑云:燥可去濕。赤小豆之屬是矣。吐逆者,氣逆上升也。卒澼者,大腸濕熱也。甘酸斂逆氣,辛平散濕熱,故亦主之。

簡誤:陶引景云:小豆逐津液,利小便,久服令人枯燥。凡水腫脹滿,總屬脾虛,當雜補脾胃藥中用之,病已即去,勿過劑也。基治消渴,亦借其能逐胃中熱,從小便利去。若用之過多,則津液渴而渴愈甚,不可不戒也。

《本草蒙筌》:味辛、甘、酸,氣溫而平。陰中之陽。無毒。外科稱要劑,腳氣為捷方。散癰腫,末調雞子清箍;下水氣,末入通草湯服。小兒急黃爛瘡,取汁洗之,不過三度;大人酒醉燥熱,煎汁飲下,只消一甌。和桑白皮煎,治濕痺延手足脹大;同活鯉魚煮,療腳氣入臍腹突高。但專利水逐津,久服令人枯燥。

《本草乘雅》:豆為腎水之主穀,赤小者,又為腎之心物,水之用藥矣。故主水用不行,致作水腫及癰膿爾。別錄廣之治寒熱,熱中消渴者,以寒本之氣,入通於腎,而病熱標之,亦腎氣不周於胸,消渴引飲也。泄利癃閉,正水無用,腹滿為樞機轉闔,吐逆卒澼,為開闔兩持。仲景用赤小豆湯,療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之義,可默悟矣。

《藥性解》:赤小豆,味甘酸,性平,無毒,入心經。主消熱毒,排癰腫,解煩熱,補血脈,止泄瀉,下水氣,利小便,除大便血,解小麥毒。

按:赤小豆,南方心火之色也,故獨入之。經曰諸瘡痛癢,皆屬心火,又曰心主血,故主療如上。小腸者,即受盛而與心應者也,故亦能利之。《衍義》曰:久服令人黑瘦枯燥,亦以利小便之故耳。

《本草備要》:通,行水散血。《十劑》作燥。

甘酸思邈鹹冷。色赤,心之穀也。性下行,通小腸,利小便,心與小腸相表裡。行水散血,消腫排膿,清熱解毒。治瀉痢腳氣,昔有患腳氣者,用赤小豆袋盛,朝夕踐踏之,遂愈。同鯉魚煮食汁,能消水腫,煮粥亦佳。敷一切瘡疽。雞子白調末箍之,性極粘,乾則難揭,入苧根末則不粘。宋仁宗患痄腮,道士贊能取赤小豆四十九粒咒之,雜他藥敷之而愈。中貴任承亮親見後,任自患惡瘡,傅永投以藥立愈。問之,赤小豆也。承亮始悟道士之咒,偽也。後過豫章,見醫治脅癰甚捷,任曰:莫非赤小豆曰耶?醫驚拜曰:用此活三十餘口,愿勿復宣。止渴解酒,通乳下胎,然滲津液,久服食人枯瘦。《十劑》曰:燥可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也。按二藥未可言燥,蓋取其行水之功,然以木通、防己為通劑,通燥二義似重。故本集改熱藥為燥劑,而以行水為通劑。

《本經逢原》:即赤豆之小而色黯者,俗名豬肝赤,其性下行,通利小腸,故能利水降火,久食令人枯燥。瓜蒂散用之,以泄胸中寒實,正以其利水清熱也。生末敷癰腫,為傷寒發頤要藥。發芽同當歸,治便紅腸癰,取其能散蓄積之毒也。

《本草崇原》:赤豆煮熟,其味則甘,生時其氣微酸,故曰甘酸平。豆者,水之穀也,其性下沉,是主從上而下,由外而內,色赤屬火,又主從下而上,由內而外。《本經》主下水腫,乃從上而下,由外而內也。排癰腫膿血,乃從下而上,由內而外矣。

《本草求真》:﹝批﹞利小腸濕熱。

赤小豆專入心,小腸。甘酸色赤,心之穀也。其性下行入陰,通小腸而利有形之病,故與桑白皮同為利水除濕之劑。十劑云:燥可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也。是以水氣內停,而見溺閉腹腫,手足攣痺,癰腫瘡疽,非此莫治。朱氏《集驗方》云:宋仁宗在東宮時患痄腮,命道士贊寧治之,取小豆七七粒為末,敷之而愈。中貴人任承亮後患惡瘡近死,尚書郎傅永授以藥,立愈。叩其方,赤小豆也。予苦脅疽,既至五臟,醫以藥治之,甚驗。承亮曰:得非赤小豆耶。醫謝曰:某用此活三十口,愿勿復言。有僧發背如爛瓜,鄰家乳婢用此治之如神。但其性最粘,敷毒,乾則難揭,入苧根末,即不粘,此法尤佳。且能止濕解酒,通胎下乳。陳自明:予婦食食素,產後七日乳脈不行,服藥無效,偶得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當夜遂行。至十劑取此為燥,亦以水行而燥自生之意,并非因其藥性本燥而言也。故書又戒多服則令人津液枯槁而燥。

《得配本草》:甘、酸。入手少陰、太陽經。行水散血,消腫排膿。通乳汁,下胞衣。

得鯉魚,治腳氣;得通草,下心氣;得杏仁泄肉裡濕熱。配雞子白,敷痘後癰毒;配根末,治癰疽神效。佐桑皮,去水腫;合黃蠟,治水穀積痢。

多服泄津液,令人枯燥。

《本經疏證》:人身陽非陰不生,陰非陽不化。水火者陰陽之徵兆,故火貫水中,則水用宣,水藏火中,則火體靖。水用宣則五液各歸其所,而無水溢之患,火體靖則諸氣各由其道,而無煎灼之痾。癰腫膿血,火反灼水也。水腫者,火不行水也。雖然,癰腫膿血,是血分病,水腫,是氣分病,何以赤小豆均能治之?蓋氣血緣源於脾,以是知血與水同源而異派,浚其源其流未有不順者矣。穀氣者歸脾,豆又以象形為腎穀,赤小而緊,則又被心氣於腎,所謂貫火氣於水中,蓄水氣於火內,乃其要則在乎本歸脾,能吸火精防水溢也。(吸火精火生土也防水溢土克水也)然凡物之於人,能抑其盛者,不必能起其衰,能起其衰者,不必能抑其盛,癰腫膿血為火之有餘,水腫則火之不足,赤小豆兩者兼治,既損其盛,又補其衰,洵神已乎。而不知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故其湊於陰者,即不足於陽也。矧氣血同以穀而化,化穀同以火為用。設使陰陽不平,火隨化機而榕血,則氣分之火自衰,而為患於此,即不為患於彼。故氣分為水腫,亟提血分之火,使轉而和陽,則腫已,血分為癰膿,便撮其中之熱,轉隨陽分而泄,則癰亦已,以同為脾家化氣化血之火也。試觀仲景之用赤小豆瓜蒂散,豈不以火入陰中,水無所藉以行,遂結於胸乎;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豈不以火蒸於中,不能化外之濕,濕盛於外,不得交在中之陽以相經乎;赤小豆當歸散,豈不以熱茁血,而陽分反無熱乎?亦良以凡豆均鐘生氣於晚春,告成實於早秋,獨此則布種生苗於中夏,成實必至秋盡,是其色紅體小,稟氣於火者,偏徘徊涼風清露之中而成其質,則其偏能引火氣達於火退之處,而拔火氣之正盛以轉變涼爽之區,又何疑焉?予以赤小豆治腫,凡陽水益見其功,因悟及此。

渴有虛實,渴而小便多者,虛渴也;渴而小便不利者,實渴也。兩者均於消渴病見之,傷寒中仍有飲水不化,水停生熱而渴者,尤實中之實,此其驗當以脈浮數,或水入即吐,或自汗出為憑。蓋腸胃之受盛有限,水入之無節難量,故滿則泄則溢矣。此則以傷寒而論,若雜病亦有水與熱相搏而不相入者,則水不能化津,火適足以耗液,相搏則寒熱,不相入則消渴,或陽結於上,陰溜於下為泄利,或不泄利為腹脹滿,或反逆於上為吐,或入於幽隱成澼,皆可以利水已之。但察其水係未化者,以五苓散治之,使其上而後下,若其已化,則直以赤小豆通之可也。

《本草新編》:赤小豆,味辛、甘、酸,氣溫而平,陰中之陽,無毒。入脾經。下水,治黃爛瘡,解酒醉,燥濕浸手足腫大,療腳氣入臍高突。但專利水逐津,久服令人枯燥,亦可暫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滲濕。濕症多屬氣虛,氣虛利水,轉利轉虛,而濕愈不能去矣,況赤小豆專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濕。蓋下身之濕,真濕也,用之而效;上身之濕,虛濕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也。

《本草分經》:甘、酸,平。色赤入心。性下行而通小腸,行水散血,清熱解毒。敷瘡通乳汁,下胞胎。最滲精液,不宜久服。

【其它相關項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