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病证辨治 » 妇科病证 » 产后血晕
【內容】

产后血晕是指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昏厥的病证。在我国首部产科专著唐代的《经效产宝》一书中即有载述。

本病证多因产后血气暴虚,营阴下夺,虚阳冒清窍,或产时感寒,恶露不下,内有停瘀,气逆于上,忧乱心神而发为血晕。

针灸治疗本病证在金元的《济生拔萃》中有明确的记载。明清的医家在继承的同时在选穴及治法上有一定发展。

现代西医学中的产科休克等与本病证相类。

【辨证分型】

(一)血虚

症见分娩后,忽然头晕,昏厥,不知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浮大而虚,舌淡无苔。

(二)血瘀

产后恶露量少,少腹阵痛拒按,心下急满,气粗喘促,神昏口噤,不省人事,两手握拳,面色紫暗,脉涩,口唇舌质均紫。

【治疗】

(一)血虚

1.治则:养血补气救脱。

2.处方:支沟、足三里、三阴交、关元。

3.方义:取足三里、三阴交,旨在健运中州,使气血生化有源;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穴,三焦乃水膜完D路,故用之以加速水蝶䞐L之输布,补气而养血;关元,益阴回阳救脱。

4.治法:关元用艾卷雀啄法灸之。足三里、三阴交,宜用补法,支沟先补后泻,以补法为主。留针及艾灸至神志恢复。

(二)血瘀

1.治则:行血通瘀开闭。

2.处方:支沟、血海、水沟、十宣。

3.方义:支沟取其能宣行三焦之气机,血海通经活血,两穴配合,祛停瘀,降逆气,水沟启闭开窍,加速苏醒,十宣顺接阴阳,宁志定神。

4.治法:十宣以三棱针刺血;支沟先泻后补,以泻为主,余穴用泻法。亦宜留针至神清。产后血晕,无论是血虚或血瘀,都宜根据症情轻重,适当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

【古方辑录】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产妇血运不省人事:针手少阳经支沟二穴,足阳明经三里二穴,足太阴经三阴交二穴”。

《医学纲目‧妇人部》:“神门、内关(不应,取后穴)、关元(灸)”。

《神应经‧妇人门》:“产后血晕不识人:支沟、三里、三阴交”。

《神灸经纶‧卷四》:“产后血晕:支沟”。

上一節 死胎不下
昏迷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