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病证辨治 » 妇科病证 » 妇女症瘕
【內容】

妇女症瘕,系指妇女腹内结块并伴有或胀或满或痛的病症。《内经》中就有本病证的记载,称之为“瘕聚”、“石瘕”,以隋‧《诸病源候论》述之较详。

本病病因病机,多认为与外感邪毒、经期产后调摄不当以及情志内伤等有关。或因湿热瘀积腹中,冲任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利,经络受阻;或因寒客胞中,血为寒凝,瘀结不化等所致,气血失常,瘀久不消,可成症瘕。

针灸治疗本病,早在《针灸甲乙经》中就有类似的记载:“小腹胀满痛,引阴中,月水至则腰脊痛,胞中瘕,子门有寒,引髌髀,水道主之”。后世医著,《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神应经》、《类经图翼》等,都有载述。

现代西医学之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均可归属本病范畴。

【辨证分型】

(一)湿热郁结

小腹坠疼痛,白带量多色黄臭秽,小便黄赤,胸闷烦燥,脉滑数,舌红,苔黄腻。

(二)气滞血瘀

少腹积块,跳动应手,或疼痛拒按,月经量多,夹有血块,块下痛减,少腹作胀,心烦易怒,两乳痛胀,脉弦或湿,舌质暗红,多有瘀斑。

(三)寒湿凝滞

小腹冷痛,得热则舒,或坠胀不适,带下量多、清稀,形寒怕冷,大便时溏,脉弦紧,舌苔白腻。

【治疗】

(一)湿热郁结

1.治则:清热利湿,解郁散结。

2.处方:次髎、中极、水道、阴陵泉、白环俞。

3.方义:方中取次髎、白环俞、中极可通调膀胱及任脉经气、化湿邪、调冲任、散结化症;辅以足阳明水道穴及足太阳合穴阴陵泉以加强清热利湿之力。

4.治法:均用泻法。

(二)气滞血瘀

1.治则:利气活血,破瘀消症。

2.处方:关元、气海、胞肓、膈俞、子宫、地机。

3.方义:关元,善通调冲任,疏理气血,是为要穴;气海、胞肓,重在理下焦气血;膈俞为活血化瘀之主穴;子宫,据近人验证对破瘀散结消症有良效;地机则能加强行瘀化滞之力。

4.治法:膈俞平补平泻,余穴均用泻法。腹部诸穴,针后宜加艾条薰灸。

(三)寒湿凝滞

1.治则:温经散寒,化湿消结。

2.处方:归来、中极、中膂俞、秩边、三阴交。

3.方义:归来、中极,可温下元,消症瘕;中膂俞、秩边,通调膀胱经气而温化湿邪;加三阴交,共成健脾化湿,温经散寒、消除症瘕之举。

4.治法: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小腹及骶部穴宜用温针灸。

【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四》:症瘕,灸内踝后宛中随年壮,又气海百壮…膀胱俞,治女子瘕聚,脚膝无力。曲泉,治女子血瘕…妇人瘕聚瘦脊,三焦俞百壮,三报。

《神应经‧妇人门》:瘕聚:关元。

小腹坚:带脉。

《类经图翼‧十一卷》:症瘕:三焦俞、肾俞、中极、会阴、子宫、子户…复溜。

《神灸经纶‧卷四》:症瘕:胃俞、脾俞、气海、天枢、行间、三焦俞、肾俞、子宫、子户、中极、会阴、复溜。

上一節 带下病
白浊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