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下出于二阴或渗于肌肤之疾患,统称血证,包括咳血、呕血、衄血、便血、尿血等。有关各类出血症状及名称,均早载述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到“火淫所胜”而致“咳唾血”;《素问‧厥论》所云:“太阳厥逆,僵仆呕血”;《素问‧阴阳别论》:“结阴者,便血一升”;《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少阴…涩则病积,溲血”等。

出血的原因大多与气与火有关。有因外感风热燥邪,灼伤肺络,迫血上逆;或系饮酒、过食辛燥之品,燥热蕴积于胃肠,郁热化火,扰动血络;亦可七情不调,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损伤胃络,而致呕血;或因劳倦过度,脾气受损,脾不统血;气不摄血,出现呕血、便血;久热久病,伤及肾阴,相火妄动,迫血妄行,产生尿血等证。

针灸治疗血证的历史很早,早在马王堆出土的两部古灸经中,就有关于灸治血证的记载,如《足臂十一脉灸经》云:“ (鼽) (衄)…皆久(灸)阴明臑(脉)。”《素问‧水热穴论》还提到预防之法:“冬取井荥,春不鼽衄”。

现代医学中的多种出血性病症,都可归属于本证。

以下分衄血、咳血、呕血、便血、尿血进行讨论。

一、衄血

衄血指鼻、齿龈、耳、舌及皮肤等不因外伤而出血的病症。其常见者为鼻衄,所以仅选此加以讨论。

【辨证分型】

(一)火盛灼络

系风热犯肺、热蕴于胃或肝气郁结,热盛化火上扰,灼伤肺络,迫血妄行。症见鼻衄不止,量多色红,口渴引饮,头痛胸闷,急躁易怒,脉数,舌红或暗。

(二)气不摄血

脾气虚弱,气失统摄,血无所主,上走清道而外溢。症见:鼻衄不止,面色皝白,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心悸不宁,脉细无力,舌淡。

【治疗】

(一)火盛灼络。

1.治则:清热泄火、凉血止血。

2.处方:上星、隐白、膈俞、禾髎;肺热加大杼,胃热加内庭,肝热加行间。

3.方义:膈俞为血之会穴,功专理血止血;上星位于督脉,清热降火,系治鼻衄之经验要穴;隐白乃足太阴井穴,既可益脾统血,又能清泄邪热;禾髎夹于鼻孔两侧而属手阳明经,为局部清热止血的配穴。如为肺热所致,配大杼加重清热透表之力;胃热迫血上逆,加内庭清胃泄热;因肝郁化火发病者,加取肝经荥穴行间,引热下行。

4.治法:隐白斜向上刺1~2分,施补法运针1分针后取针,挤出黑血一滴,再以艾卷灸之,余穴均用泻法留针。留针期间宜间断运针数次。

(二)气不摄血

1.治则:益气摄血。

2.处方:素髎、脾俞、膈俞、足三里。

3.方义:素髎位于鼻尖属督脉,可提举阳气,制止鼻衄;膈俞理血止血,此二穴乃是治标。脾俞,健脾益气,摄血统血;足三里是强壮固本之要穴,具生气化血之功,且足阳明始于鼻旁,上行而左右交会于鼻根,亦可引离经之血复归,故此二穴重在治本。

4.治法:先针素髎,针尖从鼻尖端斜向上刺,深0.5~0.8寸,使针感放射至鼻根或鼻腔,施平补平泻法;继针余穴,用补法,足三里穴可以艾卷灸针柄。

二、咳血

咳血指肺络损伤,其血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痰中夹血,或纯系鲜血。

【辨证分型】

(一)热伤肺络

外感风热燥邪或肝火上逆迫肺,灼伤肺络,致鲜血咳吐而出。症见血色鲜红量多,咳嗽胸闷,烦躁易怒,便干溲赤,脉浮弦数,舌红苔黄。

(二)阴虚火旺

肺阴亏耗,阴虚火旺,火盛烁肺,迫血妄行。症见咳嗽少痰,痰中夹血或纯系鲜血,血色鲜红,盗汗颧红,潮热烦躁,脉象细数,舌质红。

【治疗】

(一)热伤肺络

1.治则:清热润肺,和络止血。

2.处方:肺俞、孔最、鱼际;外感加风门,肝火加太冲,血脱加涌泉。

3.方义:肺俞属足太阳,又为肺脏经气转输之处,太阳主一身之表,故用以达邪润肺;孔最为肺经郄穴,善调降肺气、清热止血,是止咳血之要穴,加荥穴鱼际更加重清解肺热之力。如为外邪骤入犯肺,加取风门逐邪外出;如为肝气化火,上逆烁肺,配肝经之原太冲,疏气机、降肝火,清络和营;如为血出似喷,两足厥冷者,宜速取涌泉导血下行,复归于元。

4.治法:肺俞穴宜针芒略向脊柱方向斜刺,以气至法导出针感向前胸放散(注意避免过大幅度提插,以免引致气胸),先行泻法,后行补法,泻多于补,留针。孔最可用梅花针反复叩刺至穴区皮肤轻微出血。涌泉穴,先令病人热水洗足后,将附子打烂贴敷于上,并包扎之。余穴均用泻法。留针时间依症状改善而定,须反复间断运针。

(二)阴虚火旺

1.治则:滋阴降火止血。

2.处方:肺俞、中府、太溪、大椎。

3.方义:肺俞、中府为俞募相配,可滋肺阴、清肺火;太溪是肾之原,刺之能育肾阴而润肺降火,更属治本之法;大椎又名百劳,用以清骨蒸潮热。肺阴得润,虚火得降,咳血当能自止。

4.治法:均用针治。大椎以泻为主,先泻后补;太溪只补不泻;肺俞、中府以补为主,先补后泻。针法同前。

三、呕血

呕血指血从口中吐出。此血来之于胃,呕血之量可多可少,少则数口,多则盈盆盈碗。

【辨证分型】

呕血之常见而急重者,多为火伤胃络。或因胃中积热,郁而化火,或因肝火犯胃,致胃络灼伤,血热妄行。症见口吐鲜血或紫黯之血块,量多。如为胃中积热,则脘腹胀闷,便秘色黑,脉象滑数,舌质红,苔黄厚浊腻;如为肝火犯胃,则口苦胁痛,烦躁易怒,脉象弦数,舌质红绛。

【治疗】

火伤胃络

1.治则:泻肝清胃宁血。

2.处方:膈俞、公孙、内关;胃热加内庭,肝火加行间。

3.方义:膈俞,血之会穴,取其理血宁血;公孙为脾经之络穴,通于冲脉属八脉交会穴之一,冲为血海,故此穴能统血止血;内关通阴维络胃,本能和胃止呕,更与公孙属父母相配,二穴合用,其效益彰。胃热所致者,加胃经之荥,清热凉血;肝火犯胃者,复取肝经之荥,泻火止血。

4.治法:公孙施用补法,余穴均施凉泻法。如暴呕血不止,宜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

(四)尿血

尿血又称溺血,系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伴有血块夹杂而下,多无疼痛。

【辨证分型】

尿血可分二型,一为心火亢盛,一为脾肾亏虚,以前者更为急重。

(一)心火亢盛

多因邪热久羁或情志过极,耗伤心阴或肾阴,致心火独亢,移热小肠,灼伤脉络。症见小便热赤,带血鲜红,面赤口渴,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脉数,舌尖红。

(二)脾肾亏虚

劳倦久病,致脾肾双虚,脾不统血,肾失固摄。症见小便频数带血,其色淡红,精神怠倦,面色萎黄,腰背酸痛,头晕耳鸣,脉细,舌质淡。

【治疗】

(一)心火亢盛

1.治则:清心泻火止血。

2.处方:大陵、小肠俞、关元、大敦。

3.方义:大陵,手厥阴心包经之俞土穴,阴经以俞代原,故亦为该经原穴,心包乃心之宫城,泻大陵可降独亢之心火;小肠俞与关元是俞募相配,引小肠之热下行,凉血止血;大敦为肝之井,肝属木,木极生火,此穴对因七情过极,肝火灼伤膀胱阴络所致的尿血效果更为明显。

4.治法:大敦穴以三棱针刺血,余穴均用泻法。关元穴须导出向龟头放射的针感。

(二)脾肾亏虚

1.治则:健脾益肾,补气摄血。

2.处方:脾俞、肾俞、气海、三阴交。

3.方义:脾俞,刺之可鼓舞中气,统血有权;肾俞,刺之可补益下元,加强固摄之功,从而使血有归依而不渗漏于水道。气海乃元气之海,用其资生元气;三阴交,属脾经又为三阴经之交会,更可补脾肾而助统摄。

4.治法:气海穴,宜导出针感向阴部放射,施补法后,可在针柄上用艾卷温灸之,余穴均针刺,施补法,三阴交亦可平补平泻。

五、便血

便血又名下血、泻血。凡血从大便而下、大便前后下血或单纯下血者,统称便血。

【辨证分型】

(一)湿热内蕴

多因湿邪外袭,滞留中焦,或恣食生冷肥甘酒醴,损及脾胃,聚湿生热,下移大肠,火热伤络。症见便色鲜红,或先血后便,排便不畅,肛门疼痛,脘闷腹痛,脉象濡数,舌苔黄腻。

(二)脾胃虚寒

脾虚久病,中气不足,气失统摄,血无所归,离于脉道,溢于肠内。症见下血紫黯,甚则色黑,脘腹隐痛,面色不华,神倦便溏,脉细,舌淡。

【治疗】

(一)湿热内蕴

1.治则:清热化湿,凉血止血。

2.处方:承山、隐白、长强。

3.方义:承山属膀胱经,因足太阳经别之一支别入于肛门,故针此穴可清化肠腑湿热;长强为督脉之络穴,可通任督而行腑气,二穴配合,治下血有效,如《百证赋》云:

“刺长强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隐白系脾之井穴,善清脾胃湿热,为古人所喜用的治便血穴位之一。由于本型症情较急,取穴重在治标。

4.治法:三穴均用泻法。长强穴宜深刺,用气至法导出针感向肛门扩散。承山,手法不应过重,以免后遗不适感。隐白,取针后须挤恶血。

(二)脾胃虚寒

1.治则:温中健脾,养血止血。

2.处方:太白、脾俞、中脘、气海。

3.方义:太白系脾经之原穴,脾俞为脾之背输穴,二穴配合以健脾统血;中脘乃胃之募穴,温中消痛止血;气海助元,使统摄之功能更得以加强。本方着眼治本,健运中州,气血生化源源不绝,当能养血止血。

4.治法:气海穴以艾卷雀啄法温灸;中脘穴先施泻法,后施补法,以补为主;余穴均用补法。

【古方辑录】

《千金翼方‧卷二十六、二十八》:“鼻衄不止,灸涌泉二穴,百壮”。“治吐血法,虚劳吐血,灸胃管三百壮;…凡口鼻出血者名曰脑衄,灸上星五十壮;吐血、唾血,灸胸堂百壮,忌针;吐血腹痛雷鸣,灸天枢百壮;吐血唾血,上气咳逆,灸肺俞随年壮”。“第七椎两边各五寸,主尿血;又灸大敦,各随年壮”。

《类经图翼‧十一卷》:“血证,吐血:百劳、肺俞、心俞(夏止五壮)、膈俞、肝俞、脾俞、肾俞、脊骨、中脘(虚劳吐血)、天枢、太渊、通里、间使、大陵、外关(刺)、足三里;…衄血:上星(灸一壮即止,一曰须七七壮,少则不能断根)、囟会(亦如上星)、百劳、风门、膈俞、脊骨、合谷、涌泉;…便血:中脘、气海,上二穴灸脱血色白,脉濡弱,手足冷,饮食少思,强食即呕,宜灸之,其效如神。凡大便下血,诸治不效者,但取脊骨中与脐相平,须按脊骨高突之处,觉酸疼者是穴,方可于上灸之,不疼者非也,灸七壮即止。如再发即再灸七壮,永可除根。至于吐血衄血一切血病,百治不效者,经灸永不再发;…尿血:膈俞、脾俞、三焦俞、肾俞、列缺、章门、大敦”。

《针经摘英集‧治病真刺诀》:“治鼻衄不止,刺督脉哑门一穴,手阳明经合谷二穴,足阳明经内庭二穴”。

《杂病穴法歌》:“吐血尺泽功无比,衄血上星与禾髎”。

《针灸聚英‧卷二》:“吐衄血:身热是血虚,血温身热者,死不治。针隐白、脾俞、上脘、肝俞。下血:肠血多在胃与大肠。针隐白,灸三里。”

《神应经》:“鼻衄:上星(灸二七壮)、绝骨、囟会;又一法:灸项后发际两筋间宛宛中”。“咳血:列缺、三里、肺俞、百劳、乳根、风门、肝俞”。“呕血:尺泽、神门、鱼际”。“便血:承山、复溜、太冲、太白”。“小便赤如血:大陵、关元”。

上一節 疟症
胸痛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