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感冒,亦称伤风,系指风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以头痛鼻塞、流涕、发热等为主症的一种病证。感冒之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一书。但早在《内经》中,即有类似记载。

感冒之病因病机,系人体御邪能力不足,风邪病毒乘虚侵袭肺卫皮毛所致。

针灸治疗感冒,古籍文献中多载于外感热病中。如《素问‧骨空论》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现代西医学之感冒、流行性感冒可归于本病证。

【辨证分型】

(一)风寒感冒

鼻塞,声重,鼻痒,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痰液清稀,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发热恶寒,寒重热轻,无汗,肢体酸痛,脉浮或浮紧,苔薄白。

(二)风热感冒

恶寒发热,寒轻热重,或有汗出,头痛或昏胀,口红面赤,口干,微渴欲饮,咽喉干痛,咳嗽,咳痰黄稠,咯吐不畅,胸闷流浊涕,脉浮紧,苔薄黄。

【治疗】

(一)风寒感冒

1.治则:祛风散寒,宣肺解表。

2.处方:风池、列缺、合谷、迎香、风门。

3.方义:风池、合谷,以解表散邪;风门以疏调太阳经气,祛除风寒;列缺可宣泄肺气;迎香以通鼻窍。

4.治法:均用泻法,刺激可略强,使之出汗。风门可针后加灸。

(二)风热感冒

1.治则:疏散风热,清肃肺气。

2.处方:鱼际、大椎、尺泽、风池、外关。

3.方义:风热灼肺,清肃失司,故取手太阳荥穴鱼际,配合穴尺泽清泄肺热、化痰止咳而利咽喉;风池、大椎、外关,用以疏风解表,以祛邪热。

4.治法:均用泻法。

【古方辑录】

《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技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

《针灸摘英集》:“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无汗,脉浮,刺合谷。”

上一節 中暑
疟症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