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瘿病,系指颈前肿大,结而成块的一种病症。包括“瘿囊”、“瘿瘤”和“瘿气”。本病早在战国时代就有所记载,如《吕氏春秋‧尽数》曰:“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隋代《诸病源候论‧瘿候》明确指出瘿病的病因主要与情志内伤及水土因素有关。

本病病因病机,目前仍认为由于水土因素及情志内伤,使机体气机不畅而形成气滞。气机郁滞,不能输布津液,凝聚成痰,壅于颈前而成本病。气滞日久,使血行亦受到障碍而发生血瘀,以致使瘿肿较硬或有结节。亦有因痰气郁结化火,火热耗伤阴液,而致阴虚火旺。

针灸治疗瘿病的记载,首见于《针灸甲乙经》,隋‧《诸病源候论‧瘿候》明确指出:“有三种瘿,有血瘿,可破之;有息肉瘿,可割之;有气瘿,可具针之。”把针灸作为重要治法之一。之后,《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均有载述。尤其是后者,不仅在针灸取穴上有所增加,且指出不仅用灸,用“针亦良”。但在明清的典籍中,述之不多。

现代西医学之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病症,可归属于本病证。

【辨证分型】

(一)瘿囊

颈前结块肿大,弥漫对称,边缘不清,肿块一般光滑,柔软。病程久者,可扪及结节。脉弦细,舌淡红苔薄白。

(二)瘿气

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柔软、光滑、无结节、无根、可随吞咽动作而活动。烦热、心悸、失眠、自汗、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多食易饥,消瘦乏力。脉弦数或细数,舌质红。

【治疗】

(一)瘿囊

1.治则:理气化痰,消瘿散结。

2.处方:风池、水突、天突、合谷、足三里、阿是穴。

3.方义:颈前属手、足阳明和任脉的分野,故循经近取水突、天突,远取合谷、足三里,以通调三脉之经气,使气血流畅而化痰瘀之互结;邻近取足少阳经穴风池,以疏导少阳之滞;再在肿块局部施行温针灸,可疏通壅滞,消瘿散结。

4.治法:均用泻法,阿是穴可刺2~3针。

(二)瘿气

1.治则:养阴清火,化痰散结。

2.处方:风池、肾俞、太溪、三阴交、水突。偏心肾阴虚、加心俞、神门、内关;偏肝肾阴虚加肝俞、太冲、阳陵泉。

3.方义:肝气郁结,气滞痰凝为本型之主要病因,取风池以疏泄肝胆,畅调气机;阴虚旺为主要病机,取肾俞、太溪、三阴交,为壮肾水以制阳光之主;水突为局部取穴,增软坚散结之力。偏心肾阴虚,合心俞、内关、神门清心火以安神明:偏肝肾阴虚,泻肝俞、太冲、阳陵泉潜肝阳而息风火。

4.治法:风池、天突,平补平泻,肾俞、太溪、三阴交,针用补法,中等刺激;余穴均用泻,刺激可略强。

【古方辑录】

《针灸甲乙经‧卷之十二》:瘿,天窗及会主之。

瘤瘿,气舍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瘿上气短气,灸肺输百壮。

瘿恶气,灸天府五十壮。

《针灸资生经‧第七》:瘿恶气,大椎横三寸间寸灸之。风池耳上发际、大椎各百壮。大椎两边各寸半小垂下各三十。又臂随年壮,凡五处,共九穴。又垂两手两腋上文头各三百壮。针亦良。

《医学纲目‧卷之十九》:诸瘿恶气:肩髃(男左灸十八壮,右十七壮。女右灸十八壮,左十七壮)。又法:天府(七七壮)、冲阳(随年壮)。

上一節 消渴
象皮肿病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