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消渴是指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消渴病,在《内经》中称为“消瘅”,并对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则、预后等,都作了阐述。《金匮要略》中以消渴作为篇名,首创的白虎加入参汤,至今仍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药。后世医家在上述基础上有较大补充和发展。

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伤肾、先天禀赋不足、或过服温燥药物等,是消渴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而阴津亏损,燥热内生是本病证发生的基本病理。

针灸治疗本病的记载,可追溯到《足臂十一脉灸经》。而最早的医案则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采用灸足少阳脉和少阴脉及服半夏丸,治疗“肺消瘅”,但未获愈。《针灸甲乙经》首先记载了消渴病的具体取穴,《备急千金要方》则进一步将《针灸甲乙经》中的6个治消渴穴扩至35个,并提出了早期治疗的观点:“初得患者,可如方灸刺之,佳”(《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另外还强调“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水不歇,遂致痈疽,羸瘦而死”(《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则说明,已观察到消渴病程长,在针具未消毒的情况下,易引起皮肤感染。宋代《扁鹊心书》中,记述了作者窦材取关元、气海各急灸三百种,并配服四神丹治愈一例“频饮水而渴不止”的消渴病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则强调对多食、身瘦者应灸脾俞、胃俞。明《普济方》搜集了明以前治疗消渴病的穴方,达44个之多。清之《针灸集成》则在针灸分型论治方面进一步具体化。

本病证与现代西医学之糖尿病基本一致,尚包括尿崩症。

【辨证分型】

(一)上消

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小便频且多且甜,脉洪数,舌边尖红,苔薄黄。

(二)中消

多食易饥,嘈杂,烦热,汗多,形体消瘦,或大便秘结,尿多混黄且甜,脉滑数,苔黄而燥。

(三)下消

小便频数量多,尿浊如脂膏且甜,渴而多饮,头晕目糊,颧红,虚烦,多梦,遗精,腰酸腿软,皮肤干燥,全身瘙痒,脉细数,舌红。

【治疗】

(一)上消

1.治则:清肺润燥,生津止渴。

2.处方:大椎、肺俞、鱼际、合谷、太渊、金津、玉液。

3.方义:燥热伤肺,肺津不足而发为本型。方中取大椎、合谷清泄燥热;取肺经之荥鱼际清肺火;取肺俞与太渊补肺生津润燥;辅以奇穴金津、玉液疾刺,既能清热又使津液上升。诸穴相配则热邪去,津液生,烦渴自除。

4.治法:上穴可分两组。大椎、鱼际、合谷针用泻法,肺俞、太渊平补平泻;金津、玉液疾刺不留针。

(二)中消

1.治则:清胃泻火,养阴生津。

2.处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内庭、曲池、合谷。

3.方义:本型为胃中燥热炽盛所致。取脾俞、胃俞、中脘以调节脾胃功能,清热生津。胃与大肠均属阳明,故方中取足三里、内庭、曲池、合谷以清泄胃肠燥热,以致善中消症状。

4.治法:脾俞、胃俞、中脘用平补平泻法,余穴用泻法。

(三)下消

1.治则:滋阴益肾。

2.处方:肾俞、肝俞、关元、三阴交、太溪、然谷。

3.方义:本型系肾阴亏损,固摄元权,则水蝶䞐L下泄。方中以肝、肾之背俞穴补益肾阴,取关元固肾以治下焦之虚惫,用三阴交调和足三阴经之气,取肾经太溪、然谷益肾阴、降虚火。

4.治法:上穴均用补法。

【古方辑录】

《针灸甲乙经‧卷之十一》:消渴嗜饮,承浆主之。

消渴,腕骨主之。

阴气不足,热中,消谷善饥,腹热身烦,狂言,三里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输三穴各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寸间寸灸之。

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输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消渴小便数,灸两手小指头及足两小指头,并灸项椎佳。

《针灸资生经‧第三》:承浆、意舍、关冲、然谷、主消渴嗜饮。隐白主饮渴,劳宫主苦渴食不下。…行间、太冲主嗌干善渴,意舍、中膂俞治肾虚消渴,汗不出。

《针灸集成‧卷二》:消渴饮水:人中、兑端、隐白、承浆、然谷、神门、内关、三焦俞。

肾虚消渴:然谷、肾俞、腰俞、中膂俞,在第二十椎下两傍各二寸挟脊起肉端,灸三壮。

食渴:中脘(针)、三焦俞、胃俞、太渊、列缺、针皆泻。

上一節 水肿
瘿病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