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水腫系指以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等為臨床特徵的病證。早在《內經》中已有「水」、「風水」、「水脹」、「石水」等名稱,并對其成因、病理及臨床表現等有較粗略的描述。如《靈樞‧水脹》篇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腫,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

本病證,多因感受外邪,勞倦內傷,或飲食失調,臟氣虧虛,致臟腑功能失調,三焦決瀆失職,膀胱氣化不利,津液輸布失常,引起水液瀦留,泛溢于肌膚,發為本病。

針灸治療水腫,亦始于《靈樞‧四時氣》:「…取皮膚之血者,盡取之。倡從五十七個治療水病的穴位中選穴。後世醫家在繼承的同時,有不同程度的發揮。如唐‧孫思邈選用奇穴灸療,宋‧王執中記錄里醫治療本病的驗案等。這些在《針灸甲乙經》、《備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針灸資生經》、《醫學綱目》乃至《神灸經綸》中悉有記載。

現代西醫學之急、慢性腎炎、內分泌失調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所出現之水腫,均可歸入本證。

【辨證分型】

(一)陽水

多為急性發作,初起面目微腫,繼則遍及全身,腰以上腫甚,皮膚光亮,胸悶氣急。偏於風寒者,形寒無汗,脈象浮緊,舌苔白滑;偏於風熱者,咽喉腫痛,脈象浮數,舌苔薄黃。

(二)陰水

發病較緩,足跗先腫,漸及週身,腰以下腫甚,按之凹陷,皮膚晦暗,小便短少,脾虛者,兼見脘痞便溏,四肢倦急,脈象濡緩,舌苔白膩;腎虛者,兼見腰膝酸軟,肢冷神疲,脈象細弱,舌淡苔白。

【治療】

(一)陽水

1.治則:祛邪宣肺利水。

2.處方:肺俞、水分、三焦俞;風熱加合谷、水溝;風寒加外關、偏歷。

3.方義:本型乃外感邪氣,使肺失宣降、三焦失疏所致,取肺俞以宣肺疏風,水分以分利水邪,三焦俞以疏導三焦。風熱加合谷以清熱利咽,水溝可疏面部風熱而消腫脹;風寒加外關及手太陽經穴偏歷,以祛風寒而有助肺氣通達之力。

4.治法:均用瀉法,腹背部穴刺激宜中等度,四肢部穴強度可略強。

(二)陰水

1.治則:溫補脾腎,利水消腫。

2.處方:氣海、水分、陰陵泉、足三里。脾虛加脾俞、三陽交;腎虛加腎俞、照海。

3.方義:取氣海,可助三焦之氣化;水分,功能分清別濁為治水之要穴,足三里為足陽明之合,與足太陽相表裡,取之可益生化之源以制水;陰陵泉,意在消腫利水。脾虛為主者,加脾俞、三陰交,而健運中陽;腎虛為主者加腎俞及照海,以溫補腎陽,增強利水消腫之功能。

4.治法:針用補法,腹部穴針後宜加灸。

【古方輯錄】

《針灸甲乙經‧卷之八》:風水面腫:巨虛上廉主之。

風水面浮腫,顏黑,解溪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水通身腫,灸足第二指上一寸,隨年壯。又灸兩手大指縫頭七壯。

《針灸資生經‧第四》:水腫惟得針水溝,若針余穴,水盡即死。…里醫為李生治水腫,以藥飲之久不效,…一日忽為灸水分與氣海穴,翌早觀面如削矣。

《醫學綱目‧卷之二十四》:浮腫:分水(即水分──作者注)、中脘(各灸之);內庭、行間、臨泣(各瀉,立安)。

《針灸聚英‧卷二》:皮水、正水、石水、風水。刺胃倉、合谷、石門、水溝、三里、復溜、曲泉、四滿。

《神灸經綸‧卷三》:水腫:中脘、水分、水溝、合谷、足三里、神闕、氣海、膈俞、三陰交、石門、中極、曲骨、內關、陰市、陰陵泉、中封、太衝、照海、公孫。

上一節 精不足證
消渴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