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病證辨治 » 內科病證 » 小便不禁
【內容】

小便不禁,系指清醒狀態下不能控制排尿,而尿液自行排出的一種病證。本病證雖在《內經》已有記載,但正式提出小便不禁病名,首見於《諸病源候論》。

本病證多因臟氣不足,督脈虛衰,失于固攝,不能約束膀胱尿道所致。對此,林佩琴之《類證治裁‧閉癃遺溺》中已明確指出:「小便不禁,雖膀胱見症,實肝與督脈、三焦主病也」。

針灸治療尿失禁,在《針灸甲乙經》中已經提出。後世醫著,如《備急千金要方》、《普濟方》、《針灸大成》等,均有載述。雖然就其內容分析,應包括多種原因引起的尿失禁,但所積累的臨床實踐,對今天本病症的治療,還是十分有益的。

現代西醫學之隱性骶椎裂所致尿功能障礙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尿失禁,可歸屬於本病證。

【辨證分型】

溺自遺,頭暈目花,腰膝酸痛,背脊酸楚,脈弦細無力,苔白,舌質淡。

【治療】

1.治則:補益腎督。

2.處方:關元、命門、陰陵泉、膀胱俞、復溜。

3.方義:取關元、命門、復溜,以補益腎督;取膀胱俞,以溫暖下焦;陰陵泉以健脾利濕。

4.治法:陰陵泉用平補平瀉法,余穴均用補法。針後可加灸。

【古方輯錄】

《針灸甲乙經‧卷之九》:遺溺,關門及神門、委中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遺溺失禁,出不自知,灸陰陵泉,隨年壯。

《普濟方‧卷四百二十三》:治遺尿。穴關元、中府、神門。

失禁遺尿不自知。穴陰陵泉、陽陵泉。

《神應經‧陰疝小便門》:小便不禁:承漿、陰陵、委中、太衝、膀胱俞、大敦。

上一節 中風
陽萎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