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中风亦称卒中,系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的病症。有关中风的记述,始见于《内经》。《灵枢‧九宫八风》篇称:“其有三虚而偏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所指“击仆偏枯”便系本病。

中风之发病,主要因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阴亏于下,阳气无根,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攻窜经络,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之急候。总之,中风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是虚、火、风、痰、气、血互相影响的结果,故凡气虚、气郁、气逆及痰浊、瘀血莫不相关。其病机则以暴怒血菀或气虚血滞最为常见。

针灸治疗本证,最早载于《灵枢‧刺节真邪》篇,认为“大风在身”,宜用针“泻其有余,补其水足”,促使“阴阳平复”。历代,尤其是宋以后医籍,对针灸预防和治疗中风有大量载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风证大体相同于现代医学所称之急性脑血管意外,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

【辨证分型】

中脏腑

(一)闭证

多因风火内闭、痰热郁阻所致。证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大小便秘,面赤气粗,喉中痰鸣,肢体强痉,脉滑,舌红苔黄。

(二)脱证

真阴衰微,元阳欲脱,阴阳有离决之势。证见猝然昏倒,目合口张,手撒肢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二便失禁,脉细欲绝,舌萎。

中经络

系因络脉空虚,风邪入中。证见突然口角歪斜,手足麻木,语言不利,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头痛眩晕,烦躁,脉浮弦或弦细,舌苔薄白。

【治疗】

中脏腑

(一)闭证

1.治则:清热豁痰、熄风开窍。

2.处方:十宣、水沟、丰隆、太冲、劳宫。

3.方义:十宣为经外奇穴,点刺出血以泄热宣闭;水沟,醒脑开窍;劳宫,泻火清心。脾胃乃生痰之源,取足阴明别络丰隆,通调脾胃二经气机,蠲化痰浊;太冲,足厥阴之原,肝脉上达巅顶,泻太冲则可降肝经逆气平熄上亢之阳。

4.治法:先以三棱针点刺十宣,挤出血数滴。继刺人中,针芒向上,深刺及齿,反复运针施泻法,然后再刺其他各穴,均用泻法,留针至神志清醒,留针期间宜间断持续运针。

(二)脱证

1.治则:益阴回阳、扶正固脱。

2.处方:神阙、关元、足三里。

3.方义:神阙位于脐中,属任脉,乃真气之所系,用以救垂危之阳;关元为三焦元气所出,联络命门真阴,为阴中有阳之穴,元阳外脱,补阴以救阳;足三里为胃合,可资助生化之源,化生气血,扶正固脱。

4.治法:神阙隔盐灸,壮数不拘,以神清脉回为度。关元、足三里施补法留针,关元可在针柄上以艾卷灸之。留针时宜作间断刺激。

中风闭证脱证,如针灸疗效不显亦宜配用或改用其他中西医疗法。

中经络

1.治则:疏经通络,调和气血

2.处方: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冲阳、昆仑。口歪加地仓,语蹇加廉泉。

3.方义:本证系风中经络,风属阳邪,多犯阳经,故以取手足阳经腧穴治疗为主。又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且有调节脾胃之功能,故在阳经腧穴又着重选用阳明经穴位,以更有效地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瘫痪肢体恢复的作用。

【古方辑录】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中风口噤牙关不开,刺督脉水沟一穴…针入四分,次针足阳明颊车二穴…针入四分,得气即泻”;“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昏危者,针百会,风池…针入七分,大椎…针入五分,肩井…只可针入五分,曲池…,间使…针入三分,(足)三里等七穴,左治右,右治左,以取尽风气,神清为度”。

《乾坤生意》(转引自《针灸大成》):“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

《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灸非风卒厥危急等证:神阙,用净盐炒干,纳于脐中令满,上加厚姜一片盖定,灸百壮至五百壮。愈多愈妙,姜焦则易之。”

《玉龙经》:中风半身不遂,先于无病手足针,宜补不宜泻,次针其有病手足,宜泻不宜补。合谷、手三里、曲池、肩井、环跳、血海、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绝骨、昆仑。

《针灸聚英‧杂病歌》:半身不遂患偏风,肩髃、曲池、列缺同,阳陵泉兮手三里,合谷、绝骨、丘墟中,环跳、昆仑、照海穴,风市、三里、委中攻。

上一節 淋证
小便不禁 下一節

expand_less